(文/李退山)2021年5月20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北京751D·PARK中央大厅举行。
据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人民资讯”《“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设计大秀》报道:“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推门者”,寓意在这世界风云变幻、充满未知与希望的特殊时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们抛弃胆怯、打破束缚,伸手推开那扇阻隔平庸与极致的艺术之门,面对时代的叩问,发出坚定有力的应答。同学们以梦为灯,沿着艺术之梯拾阶而上,不断伸手推开一扇扇拦路的门扉,一次次走入人生崭新的境遇。(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人民资讯”《“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设计大秀》报道原文)”
据说:“这些作品,有的从节令纹样、敦煌飞天、传统龙纹等历史文化底蕴中寻找灵感,以全新的风格复苏传统的命题;有的作品聚焦当下,展开与时代的对话,对数字危机、网红文化、网络社交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有的作品关注社会群体,以城市建设者、都市流浪者、打工人的视角描绘世界;有的作品着眼自然,描绘江南小景、城市路面景观,探讨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关系。这不仅是学生们专业视野和学术水平的具体体现,更是年轻学子对生命自觉和社会担当的彰显。(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人民资讯”《“推门者”——2021清华美院服装设计大秀》报道原文)”云云。
不过本人看了几张发布会的现场图,这些清华艺术生设计的服装到底有没有“复苏传统”,有没有“关注社会群体”,我懒得评说,但是这场服装发布会使用的模特全是“眯眯眼”。 “眯眯眼”是中国的审美传统吗?“眯眯眼”在中国人中很普遍吗?
【除了“眯眯眼”之外,清华学子更于本次服装发布会上“创造”出这种“瞽人僵尸眼”!】
而事实是,在中国人的日常中若想要找几个像清华美院“推门者”服装发布会上这样的“眯眯眼”,那是很不容易的,更别说一下子凑齐这么多“眯眯眼”了!如果稍微有些客观良知的人都知道,“眯眯眼”在中国人中并不普遍,相反,下图这种“大眼睛、双眼皮”的中国面孔才是多数!
【现实中的中国人长相】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一些什么人把中国人的小众特征给定义成了大众特征呢?
【1961年英国拍摄的英文恐怖电影《帮派的恐惧》中的傅满洲造型。这部英文电影是英国HAMMER(汉默)公司在其恐怖片黄金时期拍的为数不多的探险/动作题材电影,由英国导演Anthony Bushell执导,英国著名演员Christopher Lee(克里斯托弗•李)饰演此片主角傅满洲。】
中国人”眯眯眼”的造型起源于西方 “黄祸论”的主要银屏形象“傅满洲”。西方人为了丑化和妖魔化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人群,因而以入主中国的西伯利亚通古斯系满人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邪恶、狡诈、强大的电影形象,以之代表中国乃至东亚人的形象。为了凸显“傅满洲”的邪恶、阴险和狡诈,西方人特地强化了通古斯人的典型特征——”眯眯眼”。也即从“傅满洲”诞生之日起,”眯眯眼”开始成为西方人眼中东亚人的刻板印象。之后,当欧美人,甚至北非、中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暗白人,甚或黑人在歧视东亚人时,就会伸出两根食指将眼角往斜上方一拉,扮成”眯眯眼”状。
【2019年8月的奥运会资格赛上,俄罗斯女排在主场先丢两局情况下艰难逆转战胜韩国女排喜不自胜,临时带队的意大利主帅在赛后做出拉“眯眯眼”的手势嘲讽韩国队。】
【巴西球星、混血黑人大罗纳尔多也做出过拉“眯眯眼”的手势。】
【来中超踢球的阿根廷球星、暗白人拉维奇做“眯眯眼”手势。】
当然,我们不否认中国人乃至整个东亚人群中存在“眯眯眼”这种种族性状,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种族性状在东亚人群中其实并不多见。“单眼皮、眯眯眼”多见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蒙古系和通古斯系人群中,而在以汉族为主的蒙古人种东亚类型人群中出现几率较低。
【北亚人种之通古斯人(图为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博物馆档案照片,拍摄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拍摄地点位于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叶尼塞省)】
居住在北亚的蒙古系和通古斯系族群由于游牧、渔猎于苦寒和多风沙的蒙古戈壁、草原和西伯利亚苔原地带,为了防止风沙和寒风对眼睛的伤害,故而在种族性状上,单眼皮、蒙古褶和眯眯眼的出现几率明显高于居住在其南方气候条件良好的汉族等东亚族群。尤其是滞留在西伯利亚祖源地的北支通古斯人更保留了鲜明的北亚特征,种族性状明显区别于“双眼皮、大眼睛”出现几率较高的汉人等东亚族群,其眼睛普遍小而狭长,且眼尾下斜。
【北亚人种之通古斯人(图为20世纪初拍摄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的俄化通古斯少女)】
总之,以汉人为主体的东亚人,其“双眼皮、大眼睛”的出现几率明显高于北亚人,仅略低于白人。
【东亚人种之汉人(民国老照片)】
【东亚人种之汉人(民国老照片·汉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
【东亚人种之汉人(俄罗斯摄影师纳塔利娅·伊万诺娃拍摄)】
不过,“双眼皮、大眼睛”在东亚人中的出现几率虽然略低于白人,但白人“鹰钩鼻、鹞子眼”的出现几率却远远高于东亚人。
【欧洲东北部白罗斯东斯拉夫人(俄罗斯摄影师纳塔利娅·伊万诺娃拍摄)】
【欧洲北部爱沙尼亚人(俄罗斯摄影师纳塔利娅·伊万诺娃拍摄)】
  
【白人的“鹰钩鼻、鹞子眼”让人想到了《白雪公主》里面那位阴险、恶毒的老巫婆!(图为南非白人)】
中国面相术说“勾勾鼻子鹞子眼,一路同行三分险”,既然如此,是不是我们中国人乃至整个东亚世界也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白人这一小众特征定义为其大众特征呢?
众所周知,自近现代以来,西方势力击败了西欧之外的所有文明和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的主导性势力,在此种局面下,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逐渐从心理上臣服于西方势力,并逐渐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艺、思想观念,包括审美意识诸领域,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了西方规则。为了垄断规则,西方在以上诸多领域均设置了国际性大奖,比如什么诺贝尔科学奖啦、诺贝尔文学奖啦、诺贝尔和平奖啦、奥林匹克运动会啦、国际嘎纳电影节啦、巴黎时装周啦、世界杯啦、奥斯卡啦等等,不一而足。在长期的臣服心理的作祟下,一部分见识浅陋的中国伪精英对这些所谓的“国际大奖”趋之若鹜。而西方势力正是通过这些中国伪精英对这些奖项的追捧为手段,来左右中国文艺家的艺术创作导向和中国民众的审美风向,使之成为西方的附庸。
在功利主义和虚荣心的驱使下,一些思想贫乏的中国人一旦在某一领域获得过什么“国际大奖(实为体现欧美利益和价值的“西方大奖”)”,便立刻“大师”感爆棚,而那种在本领域刻苦钻研的真正可称为大师的人,由于一辈子没拿过西方奖项,却经常被艺术界认为“上不得台面”。由此可见,在当今的中国,拿“国际大奖”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艺术生成为“艺术大师”的快捷通道,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拿到国际艺术大奖呢?很显然,这得看欧美评委们的口味!
下面我们通过下图这些走上巴黎时装周T形台的所谓中国新生代模特的妆容,来一窥服装设计领域的西方评委们的口味。
【巴黎时装周KENZO秀上的中国新生代模特。左起:贺聪、王新宇、周欢、杨孟洹[huán]】
从上图可知,很显然,只有像清华美院弄出来的这种”眯眯眼”造型才能应和西方口味,也才有可能获得国际大奖!
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会不惜将各种荣誉砸向某一刻板审美人物的身上,塑造出一个审美标杆,从而让那些早已匍匐在西方脚下的中国的思想贫乏者们永远吊死在这个标杆上。
这个标杆就是那个红遍全球的,所谓长相最“东方”的国际著名超模——吕燕。
【所谓长相最“东方”的国际著名超模——吕燕(西方人“钦定”的“眯眯眼”标准妆容有一股狐狸般的妖气)】
西方人认为东方超模就应该长成这个样子。东方人是否喜欢这个东方超模,这并不重要,但西方人很喜欢吕燕这个东方模特。各种大牌的走秀,各种代言,各种资源都砸给了吕燕,整个西方时尚界倾力造神,联手把吕燕捧成了第一东方超模。西方时尚界说,吕燕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眯眯眼”成了西方时尚界选择东亚模特的统一标志,不仅眼要狭小细长,还要通过化妆来再次拉长、拉细,赋予其一种狐狸般的妖气。那么,是不是欧美人真就喜欢那种狐狸般的”眯眯眼”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欧美社会能代表美的妆容和形象,是下面这样的,根本没有一个人是”眯眯眼”。
【欧美模特】
【“维密秀”欧美模特】
【“维密秀”美国超模Maggie Laine】
西方当年出于妖魔化中国的需要而被捏造出的“傅满洲”和““眯眯眼””造型,如今却被一群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学生给主动批量复制出来!
那么,会不会是国人不懂审美呢?为此,一些献媚于西方的“慕洋犬”宣称”眯眯眼”其实就是中国的丹凤眼,早在古代就被认定为美人标志。
那么,什么是中国的丹凤眼?下面这种才是:
这眼型一看就很美丽,和那种狐狸般的”眯眯眼”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另外一些“慕洋犬”则连解释都懒得解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国人安上“太敏感、玻璃心”的罪名。他们通过媒体替他们的西方主子责问国人道:“多元审美时代居然容不下‘“眯眯眼”’”。
难道是国人太玻璃心了?“傅满洲”造型和”眯眯眼”只是一个巧合,欧美人是善意的?
至于欧美人是不是善意,我们从一个英文单词——slanty eye说起。slanty eye的意思是用手拉开眼角,模仿”眯眯眼”造型,这个动作被公认为侮辱东亚人和部分东南亚人的种族歧视动作。尤其是冲着亚洲人(特指东亚的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以及俄罗斯境内的蒙古系、通古斯系的蒙古利亚东亚和北亚类型的人;还有南亚与中国接壤的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和东南亚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中的华人及其他蒙古利亚人种东亚类型的人)做这个动作更是侮辱性满满。就在2021年6月1日,塞尔维亚女排选手朱尔德耶维奇在对战泰国选手的时候,做了一个”眯眯眼”的种族歧视性手势,遂引发了数千人的强烈抗议。因此,在6月8日,朱尔德耶维奇被国际排球联合会禁赛两场,同时对塞尔维亚排球联合会处以2万法郎的罚金。
如果这还不能证明”眯眯眼”是一种故意对中国人的侮辱,那请看一看2018年的这则新闻:一名韩裔(韩国人与中国人同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美国退役军人在加州被一名白人女子误认为是中国人,遂被施以”眯眯眼”手势,并遭到严重的歧视性辱骂。
【请点击观看此视频:美国一妇人误将一名美国韩裔退役军人当作中国人,做“眯眯眼”手势并大肆辱骂。】
事实上,在整个欧美时尚界,把中国人打扮的越丑就越能博得西方普通消费者的欢心,所以本来很正常的中国女孩,到了白人化妆师的手里就立刻被打扮成了下面这样。
而2018年11月18日“DG杜嘉班纳”发布的一则辱华视频广告使用的也正是”眯眯眼”!
这则视频广告中的东亚演员不仅被化成”眯眯眼”,而且行为举止特别扭捏,这显然是夸大演绎了西方人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女性的刻板印象。

广告演员在视频中称中国的筷子是“小棍子形状的餐具”,并以“像钳子一样夹住”等字眼来描述筷子,且以近乎于弱智的动作来使用这个“小棍子形状的餐具”。
 
更为过分的是,当演员在准备吃意大利卷饼的时候,镜头骤然颇有意味地拉近,给那个黑乎乎的棒状物卷饼来了一个特写,使之宛如男性生殖器的模样,演员旋即配以挑逗性言语道:“(这东西)对你们来说还是太大了吗?”继而拿筷子头夹起一点戳进口中,用嘴紧紧夹住并呷了一下道:“像这样吃!”

末了,导演还让演员以一种十分可笑的自我优越感说道:“这会让你感觉在意大利,不过你是在中国!”(针对DG杜嘉班纳宣传视频中这可笑的优越感,我们通过附录《旅欧见闻——意大利》来看看如今真实的意大利到底有多优越?)

本人耐住性子看完“DG杜嘉班纳”这个宣传视频,禁不住拍桌子骂了句:“去特么的!”
事后,一位网友在ins给该品牌设计师兼创始人之一的Stefano Gabbana发消息:“如果真的热爱中国,希望尊重中国。”没想到却遭到这名设计师的破口大骂。
  
【狗在中国是六畜之一,而且吃狗肉在中国并不是普遍现象。而且就算是中国人普遍吃狗肉,那就是种族主义了?牛被印度人视为圣物,西方人吃牛肉,在印度人眼中岂不是严重的野蛮和种族主义?】
“DG杜嘉班纳” 辱华视频中被化成“眯眯眼”的东亚面孔毫无美感可言,只会让人徒增厌恶之感!哦,对了!请不要拿风格来搪塞,风格是千差万别的,但美却是跨越种族的。西方人选出来的白种美人,大部分中国人也觉得很美。而西方人其实也知道什么样的东方人才是真正的美。大名鼎鼎的“维密秀(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即“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由美国女性内衣与睡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主办的年度时装表演。它主打维多利亚的秘密品牌的女性内衣,与艺人歌手合作、结合音乐演出,依据当年主题而推出不同的舞台设计,并邀请许多全球知名的时尚模特担当走秀。)”为了打开亚洲市场而选择刘雯、奚梦瑶、何穗以及法籍华人陈瑜等几个中国模特,由于面对的是东亚市场,所以没有一个是化成“眯眯眼”的。
【“维密秀”中国超模刘雯(左)、奚梦瑶(中)、陈瑜(右)】
【“维密秀”中国超模何穗】
【“维密秀”中国超模何穗】
“眯眯眼”到底是美还是丑,欧美的白人其实心知肚明,但我国的时尚界那些所谓“尖端机构”的思想贫乏者却非要梗着脖子说”眯眯眼”好看。事实上,他们说归说,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在发布会谢幕的时候,那些幕后的“服装设计师”没有一个是化“眯眯眼”上台的,这足以说明那些所谓的“服装设计师”们自己都不喜欢”眯眯眼”!
清华美院的毕业设计只在境外的油管视频网站上由清华大学官方账号发布了一个两分多钟的集锦,但中国境内一个地方都没有发布。中国大学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为什么只发布在境外网站上?因为这些作品设计出来就是为了给“洋大人”看的,清华艺术生自己都知道这玩意肯定过不了中国人的审美关。这些艺术生实在很聪明,聪明的过头了!他们知道怎样才能更快速地拿到“国际大奖”,从而以此装点门面,尽快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大师”。为了这个,抹黑一下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种族形象算得了什么呢!
最后,我们再次拷问这场由清华大学美术美院执导的服装发布会,这到底是创新和打破传统阻拦的“艺术之门”呢?还是迎合西方歧视的“自贱之门”?你们到底是是创新和打破传统阻拦的“推门者”呢?还是直不起膝盖的洋奴和卑微的西方跟随者?
一个设计服装的毕业展,不去选用具有中国人普遍种族特征的模特,却偏偏把中国人中百里挑一的”眯眯眼”形象凑在一起;实在凑不够,就在妆容上化成”眯眯眼”。有人替清华人辩解说这是艺术和服装设计潮流,那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此次服装发布会的主题不是“推门者”吗?清华人不是要推开那扇阻挡平庸的艺术之门吗?而对“(西方)潮流”无原则的迎合,恰恰就是一种平庸!试问:艺术如果只是一味去迎合潮流,而没有开创新潮流的雄心,其价值何在?作为服装设计师,其价值又何在?
只会一味迎合和搬运别人设定的形象,这样的设计师没有坚持;为了快速成名而不惜丑化自己的种族,这样的设计师没有操守;为了讨好“洋大人”而自我歧视、自我贬低,这样的设计师没有灵魂!没有坚持、没有操守、没有灵魂,一味地卑微跟随,会逐渐丧失人格!而一个丧失了人格的人,再平坦的路也走不远!(李退山于2021年6月25日)
附录:《旅欧见闻——意大利》
针对DG杜嘉班纳宣传视频中“这会让你感觉在意大利,不过你是在中国!”那可笑的优越感,我们再来看看真实的意大利到底有多优越?请点击观看以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