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

首页 > 专栏 > 李退山 > 字疏 > >
艺术 文史 正心 治鉴字疏

正字疏【二画又部】

作者:李退山点击:评论:0

本站提供广告及绘画定制服务 微信:wenyijiaoliu

时间:2019-07-21来源:未知责编:caian

又部
细说汉字

这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又”字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一只右手张开手指的侧视形。其向左上方伸展的笔画是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重叠形;向左下方伸展的一笔是大拇指;中间的一笔是食指;向右下方伸展的一长笔是手臂。金文②就更像一只张开的右手爪了。小篆③也是三个指头向左的一只右手。④是楷书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极为相似。

“又”字的本义就是“右手”。可是当有了“左右”的“右”字以后,这个“又”字就当“更”、“再”讲了,表示重复或继续,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字还可以引申为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三国演义》第七回:“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大意是:(韩馥说)我是袁氏的旧臣,才能又不如本初。由“更进一层”的意思又引申为表示整数之外又加零数的意思,如“一又二分之一”。“又”字之前的数是整数,“又”字之后的数是零数。

请注意:《诗经》中的“又”字常常作“有”的假借字用,如《诗经・周颂・臣工》:“亦又何求?”这里的“又”字就代替了“有”字。

“又”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又”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有关,如“及”、“双”、“父”、“友”、“右”、“芻(伪作“刍”)、“皮、“史”、“争、“受”等字。


细说汉字

这是“及春当耕耘”的“及”字。这个字是个会意字,观其结构,颇有意思。甲骨文①的左上方是一个面朝左弯着腰的“人”(在甲骨文中,人是由两笔写成,两笔是连成一体的。但这里的这个“人”字两笔没有连在一起,这是一个特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手写字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极为规范的。),右下方是一只右手,意思是手捉住了一个人。金文②的中间也是一个面朝左而弯腰的“人”,背后伸过来一只右手捉住了腿,而且手指超过了腿。小篆③的上部也是一个面朝左的“人”,腰部弯曲到九十度,手臂向下伸得特别长,右下部是一只右手,好像人的脚就站在这只右手上似的。④是楷书的形体,是由小篆直接变来的。

“及”字的形体表示手捉住了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捉住,是因为追上或赶上了。因此“及”字的本义就是“追上”或“赶上”,如《左传・成公二年》:“不能推车而及。”意思是:不能下去推车,所以就被敌人追上了。由“追上”又能引申为“到”或“至",如:“宾人及庭。"(《仪礼・燕礼》)也就是说,宾客进来走到庭前。由“到”又能引申为“比得上”,如在李白的《赠汪伦》诗中有这样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面的“不及”就是“比不上”的意思。

以上的“及”字都是当动词用。由动词又能发展为连词,如《诗经・豳(bīn)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shū)。”“亨”就是“烹”,“葵”是一种水菜,“菽”是豆子。这句诗的意思是:七月就要烹煮水菜和豆子。这里的“及”字就当连词“和”、“与”讲。


细说汉字

这个“友人万里情”的“友”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表示友谊。金文②是两只粗壮的右手。③是小篆的形体,两只右手一上一下。楷书④把小篆上部的一只右手变成了一只左手,这样书写方便,形体美观。

“友”的本义就是“朋友”,如《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这句话中的两个“友”字词性是不同的,前一个“友”字是名词,当“朋友”讲,后一个“友”字是动词,当“友好”讲。也就是说,要选择好的朋友和他友好。凡“友好”、大都互相亲近,因此,“友”字从“友好”之义又可以引申为“相亲近”,如:“瓒(瓒:zàn,玉勺,祭祀时用于舀酒。这里是人名用字。人名用字一般喜欢用具有美好寓意的字。)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这里的“相友”也就是“相亲近”的意思。

在古书中常见“友于”一词,如《书经・君陈》:“友于兄弟。”这是指“兄弟相爱”的意思。另外,陶潜《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诗:“再喜见友于。”若把这句诗中的“友于”理解为“兄弟相爱”那就错了。这里的“友于”是“兄弟”的代称,当然也是从“兄弟相爱”之义引申出来的。所谓“再喜见友于”,也就是说:更为高兴的是又见到了兄弟们。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同门曰朋”,即师从同一个老师的人称为“朋”;“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志同道合之人”称为“友”。


细说汉字

这是“比翼雙(伪作“双”)飞”的“雙”。金文①的上部是嘴巴朝左的一对隹(隹:zhuī,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与“鸟”同源。),其下是一只右手,可见这是一个会意字,是一只手捉住了两只鸟的意思,这就叫做“雙”。②是小篆的形体,同于金文。③是楷书的写法,与小篆的结构完全一致。④是今人自造的伪体字,完全和甲、金、篆没有传承关系。

伪体“双”是用两只右手来表示“雙”义。其实在甲骨文中早就有用两只右手来会意的字了,那就是“友”字,两个人的右手握在一起,会“友谊”之“友”。不过,若要霸王硬上弓,硬要说两只右手搁在一起就是“一雙(“雙”伪作“双”。“一双”即“一对”。)”的意思,那也没办法!人家手里有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任何道理,当你面对无知和强权的时候,都是虚弱的!那种面对野蛮和无知的无奈,真的可以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来形容!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明白那个道理:我们应该对传统保有一份敬畏之心。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经历了无数次实践,和实践之后的无数次失败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丰厚的文明储蓄,因此,任何发明和创造都应本着对传统尊重的态度;而任何盲目阉割传统的行为,都很可能会面临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风险,得不偿失!“雙”的伪化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其实,与“雙”同出一源的还有一个字,就是“隻(隻:zhī,伪作“只”)”。“雙(shuāng)”是一只手捉了两只鸟,而“隻(zhī)”是一只手捉了一只鸟。“雙”为“一对”,“隻”为“单独”。这两个字从字形到字义均同源,见其形而征其义,一目了然,故归为同部,顾“雙”即知“隻”,易学易记,省时省力。但依今人的汉字伪化方案,将“雙”伪作“双”,将“隻”伪作“只”之后,从字形上看,“双”和“只”差之万里,难以归为一部了,如此以来,顾“双”而不知“只”,徒增学习负担;且“只”为上口下八,其形对其义全无所指,形义割裂。见其形而不明其义,如此一来,要学这个字就只能靠死记硬背的功夫了!真是豆腐盘成肉价钱!

古代也有“只”字,这是个指事字,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顾其形而知其义,“只”是一个专职专业的句末语气词,读zhǐ。但汉字伪化后,又让“只”这个字兼职了另外两个字的职责:其一是量词“隻(zhī)”,这个字的形、义在上面已经阐述过了,就不再赘述;其二就是副词“祇(zhǐ)”,比如“祇是”、“祇要”、“祇能”等等。如此以来,“只”这个字就一身兼了三职,根本违背了汉字分工日趋专业化的规律。

需提醒一下的是,也许有人会说“祇”字在唐宋以后也经常被写成“只”。其实这只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局部反复,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反动。从哲学意义上来考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向前的,汉字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有局部的反复,但其总体趋势则是分工的日趋细化和专业化。我曾反复强调过,汉字分工的日趋细化和专业化是符合人类社会活动要求的,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意识领域的反映,也是社会活动得以开展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的日益进步和丰富必然要求信息交流的媒介——语言文字的丰富化和多样化;语言文字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是现在普遍以为汉字简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实是间接否认了人类社会从单调(简单)向丰富(复杂)的发展趋势!

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反复并非汉字发展的主流,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历朝历代堂皇的庙堂文字也基本对其持排斥态度。而现在的汉字伪化分子为了达成他们为简化汉字而简化汉字、进而拉丁化中国语文的目的,故而经常性地引用这些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反复特例来为其张目,是别有用心的。

“雙”字的本义就是“一对”,如“白璧一双”,就是“白璧一对”的意思。由“一对”之义也可以引申为“偶”的意思,与“单”或“只”相对,如:“唐朝故事,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宋史・礼志》)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过去唐朝的典章制度,单日坐堂办公,双日则不坐堂。凡“偶”就有比较的可能,所以“双”字又可以引申为“比较”成“匹敌”之义,如“其像无双”(宋玉《神女赋》)。也就是说:其相貌无人能与她匹敌。


细说汉字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反”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左边为“厂(“厂”是“厓”的象形。厓:yá,同“崖”,山崖。)”,右边为“又(右手的象形)”,表示用手攀厓而上之意。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字形相同。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形体。

《说文》:“反,覆也。”其实,“覆”并不是“反”字的本义,而是引申义。“反”的本义是“攀”,在经传中常写作“扳”,比如《礼记・丧大记注》中的“攀援”就写作“扳(“扳”同“反”,攀援之义,读pān。)援”。可见,“反”就是“扳”字的古文,是“援引”、“攀援”之意。由“攀援”可以引申为“翻转”,如《荀子・非相》:“定楚国,如反手尔(“尔”同“耳”)。”由“翻转”可以引申为“相反(这里的“反”读fǎn,是“正”的反义词。)”,与“正”相对,如《庄子・秋水》:“知东西之相反。”至于“春往冬反”(《韩非子・说林上》)中的“反”却非“相反”义,而是“返回”义,在这个意义上,后世均写作“返”。“返”有行走意,故将“返”归于“辶”部,这是有道理的。

请注意:《荀子・儒效》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反货而为商贾。”所谓“商贾”就是商人,“反货”就是“贩货”,可见,“反”可作“贩”的通假字,这里的“反”必须读作fàn,而不能读为fǎn。


细说汉字

“支”是个会意字。①是《说文》中古文的形体,像手持竹枝或树枝之形。②是小篆的形体,手持竹枝之形更像了。③是楷书的写法,与小篆一脉相承。

《说文》:“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张舜徽先生认为,所谓“去竹之枝”,就是“去其旁小枝条而后可用”。所谓“手持半竹”,就是手(“又”为右手爪张开的侧视形)拿小篆“竹”字的一半之形,即一条竹枝。可见“支”字实为“枝”字的初文,如《诗经・卫风・笂(笂:wán,草名。)兰》:“笂兰(一种蔓生植物)之支。”这句诗中的支”即为“枝”。由“枝条”义可以引申为“分支”义,如《新唐书・骠国传》:“有江,支流三百六十。“支”也可作“肢”的假借字,如《资治通鉴・汉纪》:“心腹四支,实相悖赖,一物不备,则有阙(“阙”通“缺”)焉。”

“支持”一词,今天多用为"支撑”、“鼓励”、“赞助”义,但古代多指“对付”义,与今天用法完全相反,如《元曲选・杀狗劝夫》:“他觉来,我自支持他,包你没事。”这里的“支持他”就是“对付他”的意思。

“支”字是个部首字,但真正属于“支”部的字却极少,《说文》中“支”部仅收了一个字,所以“支”字多作形声字的声符,如“芰”、“伎”、“吱”、“歧”、“妓、“技”、“翅”等字。


细说汉字

“父”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左边的一条竖线是斧石之类的工具形,右边是一只手,手拿工具表示从事野外劳动的男子。金文②也是这个意思,不过由于金文是用模范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故而笔画粗壮一些。③是小篆的形体,与甲、金文字一脉相承。④是楷书的形体,由甲、金、篆变化而来。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分析,“父”是“斧”的初文。手拿石斧从事艰苦的野外劳动的男子即为“父”,“父”因其“男子”之意,故申为“父母”之“父”。由“父母”之“父又可以引申为对老年人的尊称,比如“田父”、“渔父”等等,不过这里的“父”字必须读为fǔ。柳宗元的《钻鉧潭西小丘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也就是说:种田的、捕鱼的老人路过而看不起它。“父”字有时也可以代“甫”而用,那是在男子名字之下所加的美称,如《史记・齐太公世家》:“封师尚父于齐营丘。”意思是把齐国营丘这个地方封给了师尚。“师尚”之后加一个“父"(甫)字就是给师尚的美称。


细说汉字

这个“芻(chú)”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两棵草,右边是一只大手,手拔青草,以饲耕牛。金文②造字原理与甲骨文相同。③是小篆的形体,“手”形发生了伪变,草形犹在。③是楷书的形体,直接由小篆演变而来。③是今人自造的伪体字。如果按汉字字形演变规则分析,其上的“⺈”为弯腰的人形(如“厃”,为弯腰的人形站在悬崖边,故曰“危”。);其下的“彐”为“又”的变体(如“書(伪作“书”)”,为手执笔书写之形。)。“又”是手爪张开的侧视形,故而伪字“刍”其实是“手捉人”之形,这个伪体字的字形和这个字的本义——“草”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将“芻”伪作“刍”后,其字形和字义就不能相征了,就彻底割裂了。

“刍”字的本义是拔草,又可以引申为割草,如《说文解字・草部》:“芻(伪作“刍”),刈(yì)草也。”“刈”,割之谓也,所谓“刈草”就是割草。割草干什么呢?喂牲口。所以喂牲口的草也叫“芻”,如《庄子・列御寇》:“(牛)食以芻叔。”“叔”即“菽”,豆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草和豆子喂牛。也正因为喂牛的草叫“芻”,所以牛羊的回嚼就叫“反芻”。 请注意:在古书中,凡是由“芻”字所组成的词,基本上都与“草”有关,如:“芻言”,比喻草野之人的言论,一般是对自己言论的谦称;人们写论说文很喜欢自称为“芻议”,相当于“芻言”,表示草野之人的浅见,或是说自己的见解很粗糙浅薄,这是很谦虚的话;“芻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芻荛(ráo,正体为“蕘”,柴草之谓。)”,指割草和打柴的人;“芻秣(mò,饲料之谓,亦可作动作,饲养。)”,喂养牛马的草料。


细说汉字

“史”也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上部的“中”字形是捕捉禽兽的长柄网,下部是一只右手。金文②与甲骨文的形体类似。③是小篆的形体,是由甲、金文字直接演变而来的,形体大同小异。④是楷书的形体,由小篆变来。

“史”的本义是指管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后来引申为记录国家大事的人叫“史官”,如《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良史也。”也就是说这个人是个好史官。从“史官”又引申为“史书”,如《史通・叙事》:“史之烦芜”意思是历史很烦杂。

古书中常有“史乘”一词,这个“史乘”最初是指晋国的一部史书,叫《乘》。后来一般的史书也称“史乘”。请注意:“史乘”的“乘”字若读为 chèng那就错了,这里必须读为 shèng。


细说汉字

“右”字本为象形字,上古“右”和“又”同形,你看甲骨文①就是一只右手之形——“又”。②是金文的形体,在“又”字之下又増加了“ロ”字,以与“右手”的“又”相区别。③是小的篆的形体,是由金文直接演变而来。④是楷书的形体,把一大撤的方向改到左边去了。

“右”和“又”在上古时期本为一个字,是右手之形,故而亦可作为方位词使用,代“左右”之“右”;因“又”为手形,手可扶持,故申“帮助”、“赞助”、“照顾”、“护佑”义,如:“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左传・襄公十年》)也就是说:天子所赞助的,我也赞助之;同时,“又”字又经常被假借为“再、更”之义。

“又”一身兼了三职,为了分工明确,便于理解,后来就在“又”下增加了一个“ロ”字,新造了一个“右”字,表示“左右”的“右”和“赞助”之义。因“右”字还兼为“左右”之“右”,为了进一步分工明确,因此后来当“保佑”、“赞助”或“照顾”讲的“右”就在其左增加了个单人旁,就又新产生了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佑”来加以区别。这样一来,“又”、“右”和“佑”就有了极为明确的分工。从“又”到“又”,再到“佑”的分化,明显可知汉字发展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的过程,而当代汉字伪化运动将很多原本各有分工的字大量合并,单纯追求笔画和字数的简省,使多音多义字大量增加,造成理解上的歧义,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古代以右为上,如“右姓”就是指世家大族;“右职”是指重要的职位;“右戚”是指与帝王亲近的亲戚;“右族”是指有声望的大族。

请注意:古代的东方和西方,往住用左方和右方代之,如钟会《檄蜀文》:“姜伯约屡出陇右。”所谓“陇右”就是“陇西”,这与现代地图上标的方向正相反。现在看地图应该是右东左西。


细说汉字

“皮”是个会意字,金文①的左边是一把长柄平头的铲刀,刀柄的右侧还有一个环,右下侧是一只手,表示手执铲刀之形。平头铲是剥兽皮的工具,由于兽皮之形难以描绘,故而借用剥皮工具指代其义。小篆②的形体发生了伪变,只是手的部分还仍然保留着,平头铲的形状已经看不出来了。③是楷书写法。

“皮”的本义就是兽皮,如:“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傅”通“附”)?"(《左传・僖公十四年》)也就是说:连皮都没有了,皮上的毛将在哪里附着呢?由“兽皮”义又可引申为物体的表面之义,如:“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史记・郦食其传》)这里的“相”当“看”讲,也就是说:只从表面看,恐怕全天下的能人都会失去的。

请注意:皮、革、肤三个字的词义是不同的。“皮”和“革”都是指“兽皮”,不过带毛的叫“皮”,去掉毛的叫“革”;“肤”字则专指人的皮肤。


细说汉字

这是“爭(伪作“争”)春斗艳”的“爭”字,这是个会意字。看到这个字,我们真得好好佩服老祖先的造字智慧!你看甲骨文①是上面一只手和下面一只手在争夺一个曲形的东西,两手相争互不相让,多形象啊!这个字形后来一直被金、篆、楷传承下来了,其字形直接道出了字义,学起来毫不费力。金文②也同样是上面一只手和下面一只手在争夺一件像耕田的犁犋一样的东西,小篆③也是两只手在争夺一条像弯曲的木棍一样的东西。尽管这三件被争之物的形态不一样,但其字形都有两只手在争夺的意思,甲、金、篆前后所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个字的本义为“相争”,那是没有疑问的。④是正体楷书的形体,与小篆一脉相承。⑤是楷书的异体字,这个字将上面那只手——“爪”变成了“⺈”,笔画少了,只因为这个理由,所以就被今人当做通用字(伪体)使用了。其实,“⺈”是人形的变体,正体“爭”变为异体“争”就只剩下一只手——“彐”了。一只手怎么“爭”呢?会意效果就没了!所以,异体“争”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反动,其字形和字义是割裂的,是应该被废除的。但现在,只因为异体“争”比正体“爭”的笔画少,就剥夺了“爭”作为正体字的地位,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我曾在《驳“简体字才是名符其实的正体字”——论汉字改革》一文中说过:“一种汉字字体能否配得上正体字这个称号,主要的标准还是看这种字体是否符合“六书”造字法;字形和字义是否相征;是否有正常的历史渊源;是否体现了汉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而政府的职责是指导文字的规范化,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匡正汉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背造字规律的混乱行为。政府行为大多只是顺势而为,合理引导。所以,政府指导文字规范化没错,这也是政府肩负的文化管理职责之一,但并不等于政府因此就可以违背文字发展规律来胡乱借字、造字!”

“爭夺”是“爭”字的本义,如《韩非・说林下》:“爭肥饶之地。”就是争夺肥沃的土地。从“爭夺”引申为“爭辩”,如《战国策・赵策三》:“鄂侯爭(“爭”伪作“争”)之急,辨(“辨”通“辩”)之疾。”

“爭”在西北方言中还当“差”讲,如“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爭多。”(辛弃疾《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这个“不爭多”就是“差不了多少”的意思。现在西北人说:“爭点儿摔倒。”也就是说差一点儿摔倒。“爭”字还能疑问副词“怎”讲、如李商隐有这样一句诗:“爭拭酬恩泪得干。”这个“爭拭”就是“怎擦”的意思。现在所说的“爭知”也就是“怎么知道”的意思。

另外,当“爭(伪作“争”)”字读zhèng时,就当“规劝”讲,这个意义后来写为“言+爭(伪作“诤”,规劝义,故归为“言”部。)”。这就产生了一个左形右声的新形声字。


细说汉字

这是“言得古今千秋事”的“事”字。这个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右上边是一个捕捉禽兽的长柄网,其左下角是一只左手,手执捕猎的工具去田猎就叫“事”。金文②的形体和甲骨文形体类似,只是由左手变为右手。③是小篆的形体,是一只右手拿着一个柄很长的捕捉工具。④是楷书的写法,与小篆形体相同。

“事”的本义为“捕猎”,后来引申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称为“事”,如“世异则事异。"(《韩非子・五蠹》)也就是说,时代不同,事情就各异。由“事情”又可以引申为“从事”,如李白《邺中赠大王》诗:“龙蟠事躬耕。”所谓“龙蟠”就是隐居不仕,这句诗的大意是:隐居而亲自从事农田耕作。至于“事”当“待奉”讲,那是由“从事”之义引申出来的,如《易经・蛊》:“不事王候。”也就是不侍奉王侯的意思。

在李格非的《书洛阳名园记后》中有这样几句话:“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这里的“事”字用“事情”或“从事”之义都讲不通。其实,这个“事”是特指“战事”、“变故”。也就是说:天下太平无事便罢,一旦有战乱,那么洛阳就一定先受到攻击。

“事件”一词现在一般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所发生的大的事故。可是在古代就不同了,如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有这样的话:“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这里的“事件”是专指家畜、家禽的内脏。此外,“事故”一词今天一般指意外的变数或突然发生的灾祸,可是古代就不完全是这样,比如白居易的《对酒劝今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这里面的“事故”不是变故,更不是灾祸,而是指一般的事情。

请注意:在上古,“事”、“吏”、“使”同体。


细说汉字

“兄弟列土(列土:分封土地。),叔侄登科(登科:科举及第。)。”这个“叔”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左边的箭头下系有绳索,像弋(弋:yì,射鸟的带有绳子的箭。)射之缴(繳:zhuó,名词,拴在箭上的生丝绳。),向右弯的是“弓”。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极为相似,古借为伯叔之“叔”。③为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形体。

《说文》:“叔,拾也。”也就是说,“叔”字的本义为“拾取”,如《诗经・豳风・七月》:“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大意是:八月摘葫芦,九月拾麻籽。经传中又假借训“拾”的“叔”为“伯叔”之“叔”,即伯、仲、叔,季,排行第三,如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仲叔继幽沦。”也就是说:二弟和三弟相继死去。父亲的弟弟亦称“叔”,此为后起之义,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也就是说:指责吕师孟叔侄成了叛逆。因为“叔”与“季”排行第三、第四,具有“末”义,所以古籍中的“叔世”犹言“末世”,是指国家衰敝的年代,如《晋书・刘颂列传》:“实是叔世。”而将衰乱将亡的年代称为“季世”。


细说汉字

这是“受之有愧”的“受”字,从甲骨文①的形体看,上面是一只手,下面又是一只手,中间是一只“舟”,是一手“授”一手“受”的意思,也就是一方施与一方接受的意思。所以在上古“受”“授”是用同一个“受”字来表示的,这就叫做“施受同词”。②是金文的形体,也是“施”、“受”同一只舟的样子。小篆③则把中间的“舟”讹变为”秃宝盖”了,但上下的两只手还是原样保留,其义不变。④是楷书的写法,上为“爪(手爪形)”,下为“又(手爪张开的侧视形)",与小篆形体一脉相承。

“受”字既当“施与”、“给予”讲,也当“接受”讲,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词义,怎样区别呢?主要依上下文意而定。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权辞让不受。”这是说“孙权辞让不接受”的意思,这个“受”当“接受”讲;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能而受官。”这是“根据才能而授官”的意思,这里的“受”字就当“授予”和“给予”讲了。

施受同词,使用起来多有不便,因此后来在“受”字的左边加了个提手旁,表示用手给的意思,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形声字——“授”,专当“给予”讲,那么原来的“受”字就专作“接受”用了。这样二者就有了明确的分工:“授奖”、“授权”、“教授”等只能用“授”;“接受”、“承受”、“遭受”等只能用“受”。

(0)
0%
发表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感谢您的中肯建议和理性评价!
游客昵称: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最新头条

最新文章

 正字疏【三画山部】
正字疏【三画山部】
山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里的山字就是个象形字。金文①是三个山峰组成一个山字。小篆②为了书写方便则将实心山变为单...
发布时间:2022-10-16 17:27:59
点击数:245  好评度:0
 正字疏【三画川部】
正字疏【三画川部】
川部 “百川灌河”的“川”字,甲骨文①弯弯曲曲的形状像一条河流,曲线中的五个点儿是指河流中的漩涡,可见“川”字是个象形字,其本...
发布时间:2022-10-16 17:27:44
点击数:125  好评度:0
 正字疏【三画口部】
正字疏【三画口部】
口部 “口”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和小篆②的形体都像人的嘴。③是楷书写法。 “口”字的本义就是“嘴”。由“嘴”之义又引申为“人ロ...
发布时间:2022-10-16 17:27:26
点击数:181  好评度:0
 正字疏【三画大部】
正字疏【三画大部】
“大”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金文②、小篆③都像“人”形。楷书④则把人的两臂伸平变成了一横,看起来还是人叉腿张臂而立的样子。“...
发布时间:2019-09-24 06:03:08
点击数:278  好评度:0
 正字疏【三画土部】
正字疏【三画土部】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这个“土壤”的“土”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表示从地面上突起来的一堆土。古人非常敬重土,有了土就有农...
发布时间:2019-09-21 07:15:35
点击数:129  好评度:0
 正字疏【三画工部】
正字疏【三画工部】
工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甲骨文①的形体看,“工”字就像斧头一样的工具,下部就是斧头锋利的刃部。金文②的下部更像斧头...
发布时间:2019-09-16 15:18:16
点击数:187  好评度:0

推荐文章

图文资讯

关 注 微 信打 赏 本 站
分享到QQ空间 打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