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

首页 > 史哲 > 人物春秋 > 东方人物 > 民国 > >
先秦 汉晋六朝 隋唐五代 宋朝 蒙据时期 明朝 满据时期民国
于右任的最后岁月 于右任的最后岁月…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张爱玲,一个俗世烟火的旁观者 张爱玲,一个俗世烟火的旁观者… 章太炎逸闻 章太炎逸闻… 真实的黎元洪 真实的黎元洪… 美文|沧桑在眼,实难遮掩 美文|沧桑在眼,实难遮掩 “满洲国”缔造者爱新觉罗·熙洽的罪恶人生 “满洲国”缔造者爱新觉罗·熙洽… 蒋碧薇|旧时光 蒋碧薇|旧时光… 林徽因39段美文,至真至纯! 林徽因39段美文,至真至纯!… 黄宾虹视日伪北平美术馆馆长如粪土! 黄宾虹视日伪北平美术馆馆长如粪…

林觉民堂兄,林徽因之父——林长民

作者:百度点击:评论:0

本站提供广告及绘画定制服务 微信:wenyijiaoliu

时间:2019-10-14来源:百度责编:caian

林长民(1876—1925),字宗孟、则泽,汉族,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林徽因之父,林觉民烈士之堂兄,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1909年回国,执教福州法政学堂。是年福建省谘议局成立,被聘为秘书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上海,以福建省代表参加独立各省临时会议。次年初临时参议院成立,为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月参与组织共和党,担任干事之一。1913年被推为众议院议员,4月任秘书长。5月参与将共和党与民主党、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任政治部部长,拥戴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次年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1917年7月出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11月辞职。1919年著文反对巴黎和会袒护日本,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1923年任北京政府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是年9月反对直系军阀首领曹锟贿选总统,南下上海参与反直运动。1925年11月24日,参与反奉时兵败身亡。

林长民,林觉民,林徽因
【林长民】
人物生平
拒绝翰林

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又是倡言宪政、推进民主政治的著名政客。少年时林长民在林氏家塾中读书,受业于饱读诗书的闽中名士林纾,也由此获取了最初的西学知识。

清国光绪二十三年林长民中秀才,但他为更大的志向放弃了科举。也是这一年,他弃举业在家苦学英文、日文。他的父亲林孝恂为他请了两位“洋老师”,一位是加拿大籍,另一位是日本籍。1906年林长民赴日留学,不久回国,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后再度赴日,就读于早稻田大学预科及大学部政经科。 [1]

林长民是日本留学生中公认的明星式人物。他热心社会公益,乐于为人排难解纷;他善于辞令,滔滔雄辩;三有家财,“家本素封,交际所需,不匮於用”;四有胆识,遇事肯担当,决无畏葸之态。

但是日本的天地并没有把林长民变成一个激进的革命青年,他仍希望通过自己的从政,以改良的方式实现立宪政治。因此当堂弟林尹民、林觉民慷慨陈词,宣扬革命的宗旨时,林长民则注重于广泛的交流结纳。他认识日本名流犬养毅、尾崎行雄,也熟识中国名人张謇、岑春煊、徐志摩;与汤化龙、孙洪尹、刘崇佑、徐佛苏等留日的立宪派志士订为深交;也结交君宪派的杨度,同盟会的宋教仁。用林长民的话来讲:“政治家须有容人的雅量,中国前途不可知,尤须联络异己,为沟通将来政治之助。” [1]

五四运动

林长民于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 [2] 1909年从日本留学归国的林长民于五四前后却成为著名的抗日派,这在现代中国的知识者中,颇具典范意义。 [2]

在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时期,林长民就学于政治经济科,此一选择无疑为其日后的从政生涯埋下了伏笔。回国后,林氏除在福州创办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及附属中学校,自任校长,培养急需的治国人才外,也立即投入其时正在各地推展的立宪运动,并很快崭露头角,出任福建谘议局书记长。留日所学对于议会政治的知识,此时已转为实际的运作,终其一生,宗孟先生都在为实现这一信念不懈地努力。

民国成立,林长民从1912年任职临时参议院秘书长起,便与民国政治风云结下了不解之缘。次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兼秘书长的林氏,也随同先前加入的民主党一起,转为新组建的进步党成员,并就任该党最重要的机构──政务部部长一职。 [2]

1917年7月,挟讨伐张勋复辟之役获胜之势,由进步党转化而来的宪法研究会(通称“研究系”)成员再度联袂入阁(第一次是1913年主要为进步党人组成的熊希龄内阁),林长民也被总理段祺瑞任命为司法总长。但此次组阁也如同北洋政府众多的短命内阁一样,当年11月,随着段祺瑞的辞职,林氏又从在朝变成了在野。不过,由研究系力争的对德、奥宣战总算实现,这使得中国在一次大战后,有可能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

与梁启超出游欧洲负有开展国际上的“民间外交”相同,留在国内的林长民也同心同德,利用其特殊身份,将“国民外交”运动做得有声有色,由此成为五四前后极为活跃的政治人物。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外交总长陆徵祥奉派出席巴黎和会。当时的总统徐世昌为此特设外交委员会,特聘林长民为委员会委员兼事务主任。日本与英法密约战后德国在山东一切权益直接由日本继承;同时与曹汝霖订立济顺、高徐两条铁路由日本出资建筑的密约。

林长民也充分利用其出入朝野、一身二任的资格,巧妙地以民间外交推动政府外交。并且,在多数场合,他更自觉地定位于民间,代表国民向政府抗争。1918年12月,为及时进行外交决策,总统徐世昌特命在总统府内设立外交委员会,林长民仍因其办事才能,受命为事务长。在随后出现的几个有影响的民间外交活动团体中,林长民也往往担任要职。如1919年2月12日成立的国际联盟同志会,以林为总务干事;四天后宣告诞生的国民外交协会,也推举其任理事。后一组织在五四期间表现突出,把“国民外交”的真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按照该会外交干事叶景莘的说法:“外交委员会成立时,我们早已感觉到政府的亲日倾向,就组织了一个国民外交协会,以备与外交委员会互相呼应。”(《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见闻》)这样一种民间与官方的配合机制,虽则理想化,但在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以阻止政府作出危害国家利益的决定方面,确实发生了效用。

林长民,林觉民,林徽因
【林长民】

1919年4月中旬,报界披露,外交部曾密电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令其在对日交涉中让步。22日,国民外交协会的职员即面见徐世昌,质询此事。林长民进而提出,鉴于巴黎和会已时日无多,政府应立即指令和会代表,尽快提交我方各项要求。而其提案应以国民外交协会议决的七条纲领为依据,此即由林长民等人2月21日提出,3月底发给驻法公使胡惟德及和会代表的电文中列举的请愿大纲:

(一)赞助国际联盟之实行;

(二)撤废势力范围,并订定实行方法;

(三)废更一切不平等条约及以威迫利诱或秘密缔结之条约合同及其他国际文件;

(四)定期撤去领事裁判权;

(五)力争关税自由;

(六)取销庚子赔款余额;

(七)收回租界地域,改为通商市场。

林氏指陈,此七条既“已承总统批交外交委员会核议,明日该会开会,即可议及此案。倘能将此七问题完全通过,请由政府电饬巴黎专使提出,实为一般国民共同希望者也”。面对林氏所代表的国民公议,徐氏亦不得不答应“此节自然照办”。

正由于林长民具有这样的优势,以私人身份出访欧洲的梁启超,在党派考虑之外,也可方便地择定其为通报巴黎和会消息的接收人,以便上传下达,影响政府与舆论。

当时进步党在北京地区握有两家重要的报纸,一为其机关报《国民公报》,一即在知识界颇具号召力的《晨报》。以林长民在党内的资历,加以主持《晨报》编务的刘道铿为林之同乡福州人,因而,其与《晨报》的关系自更为密切。林氏在该报连载《铁路统一问题》的长文,开宗明义便揭出问题的核心:“铁路建筑权及其投资,即为势力范围之表征。”而其中“根据条约者,为政治性质之路”,此即“以铁路所及为占据领土之变形”,“凡此政治性质铁路经过之地,几即为他国领土之延长”。因此,林氏坚决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中国路权,统一由交通部管理。当时林长民等人所力持的“统一铁路政策虽非只为日本而发,而实以日本为主要对象”,叶景莘称其“实是当时抗日运动的一个方面”,与以后的五四事件相关联(《五四运动何以爆发于民八之五月四日?》),确有道理。

《晨报》披露了来自巴黎的消息,山东将不直接交还中国,而暂由英、法、美、意、日五国共管,以及日与除美之外的三国订有密约,英、法、意将不反对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要求;该报又发表《山东问题之警报》加以证实,并疾呼:“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即足以亡国云。”在此恶报频传、形势迫人之际,《晨报》集中发布了代表国民外交的声音。

此日的“紧要新闻”中,既有巴黎代表报告“和会难以坚执公理”的电文,国民外交协会1919年4月30日收到的梁启超要求拒绝签字的24日来电,也有该会5月1日分致美、法、英、意四国代表及中国和会代表的电报,申诉中国民众的意志。而置于社论位置的,则是林长民的署名文章《外交警报敬告国民》。此文乃因其所接获的梁电而引发,其中最震动人心的是如下一段文字:

呜乎!此非我举国之人所奔走呼号求恢复国权,主张应请德国直接交还我国,日本无承继德国掠夺所得之权利者耶?我政府、我专使非代表我举国人民之意见,以定议于内、折冲于外者耶?今果至此,则胶洲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文章最后表示:“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林文慷慨悲壮,语调激昂,虽仅300余字,其效力却不啻一枚重磅炸弹。

当日,外交委员会紧急开会,议决拒签和约,拟就电稿,由该会委员长汪大燮与事务长林长民亲送徐世昌,转国务院拍发给中国代表团。而总理钱能训却另具密电,命令首席代表陆徵祥签约。林长民有一同乡在国务院电报处工作,当晚即将此情告知林氏。1919年5月3日清晨,林到外交委员会报告,因此直接导致了五四学生大游行。3日下午4时,国民外交协会召开全体职员会,林长民、熊希龄、王宠惠等出席,作出四项决议:

一、五月七日在中央公园开国民大会,并分电各省各团体同日举行;

二、声明不承认二十一款及英、法、意等与日本关于处分山东问题之密约;

三、如和会中不得伸我国之主张,即请政府撤回专使;

四、向英、美、法、意各使馆声述国民之意见。

学生们的提前行动,使国民外交运动真正成为事实,林氏等人主持的协会从此亦不再担任主角。

1919年5月2日,林长民在《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向国民揭露政府这一卖国行径。 [2]

此不足三百字的新闻一经发表,顿时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十二所学校的三千多名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总统徐世昌怀疑林长民就是学生运动的幕后主使,将他召到总统府严加训斥。事实上,林长民正是“火烧赵家楼”的真正点火人。 [1]

由于林长民在反对和约中态度鲜明,亲日派固然视之为眼中钉,“说这回北京市民的公愤,全是外交协会林长民等煽动起来的”(《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每周评论》21号),日本政府更是对其恨入骨髓。5月21日,日本大使小幡酉吉竟然照会中国外交部,声称: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林长民仍一本初衷,坚持维护国权的民间立场。5月4日晚,林长民即与汪大燮、王宠惠一起面见徐世昌,次日又具呈警察厅,要求保释被捕学生。两请虽未得允,各校各界掀起的联名具保活动,却最终迫使当局提前放人。6日,因政府有阻止“五七”大会之说,林长民专门入总统府见徐世昌,提出三项要求:请政府对于山东问题表示一种决心,以维民望;请将被捕各学生保释,免再激生风潮;七号必开国民大会,请饬军警勿用强力解散或加无理干涉。因徐氏对开会事仍坚决不允,林回国民外交协会报告后,又与熊希龄、范源廉、王宠惠一同具名,答覆钱能训禁开国民大会的来函,引会员“集会自由载在《约法》”之言,回拒钱氏,并进而警告当局“慎重和平,勿致发生意外,致蹈前清川路覆辙”。

外交委员会委员、干事长林长民君,五月二日《晨报》、《国民公报》等特揭署名之警告文,内有“今果至此,则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等语,似有故意煽动之嫌。此事与五月四日北京大学生酿成纵火伤人暴动之事,本公使之深以为遗憾者。……尔来北京散布之传单,多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为题,传播各省,煽动实行排斥日货。

为此,日本公使要求中国政府禁止此类言论之发表,并威胁说:“若果放置此等风潮,不特有酿成贵国内治意外之扰乱,怕有惹起两国国际重大之事态。”日方充满敌意的言词中,恰可证明林氏其时在舆论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以及在促使五四运动爆发中确实发挥了引导作用。

有一种传闻也值得一提:林氏早先曾劝曹汝霖、陆宗舆等“勿坚持其主张,并说民众反对甚力,或至于烧房子打人。这不过是极力规劝的话”,却不幸而言中。因而游行冲突发生后,有人遂指为是研究系所鼓动。此说于揭示进步党与五四的关系上,并非空穴来风。对于日本的挑衅,林长民当即给以回击。25日,林氏上书总统徐世昌,请求辞去外交委员会职务,以免政府为难,但警惕日方阴谋的态度无稍改变。文末专门列举了日本报纸中有关日对山东拥有权利的言论,要求训令驻日大使质问抗议。对小幡的指责,宗孟先生也严辞批驳,所谓“愤于外交之败,发其爱国之愚”,“激励国民,奋于图存,天经地义,不自知其非也”;并郑重声明:

势力侵凌,利权日失,空拥领土,所存几何?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长民尚欲日讨国民而告之也。若谓职任外交委员,便应结舌于外交失败之下,此何说也?

这封辞职信义正辞严,充分展示了林氏一片拳拳报国之心。此后不久,林长民又以曾经赴日者的身份,在《国民公报》发表《敬告日本人》一篇长文,反复开导“吾亲爱之日本人”,详细陈述中方愿望。文中逐一驳斥了日本人关于山东问题的主要论调,提出处理国际关系应遵守同一准则:“正义人道一涉本身利害问题,便设许多例外,吾不能不为正义人道哀。此当向世界各国今日所号称强国者进一忠言,勿为伪善,尤望亲爱之日本人毋自欺以欺人。”说到中国人民对日人的感情,林氏也坦然相告:

吾今敢正告日本人曰:吾国人之对君等实有不可讳言之痛矣。除极少数之人外,不论阶级高下、知识深浅、思想新旧,观察纵有异同,饮恨几于一致。经一度事变,便增一分怨毒,毋谓吾人爱国无持久性也。假令事变之生,继续不已,君等怙过,迄无悛心,相激相荡,终有不堪设想者。

1920年4月,林长民出游欧洲。这也是一种象征,林氏从此与日本绝缘。3月12日,国民外交协会为其饯别,席间,干事张超赞扬,“五四国民运动发生之后,林理事不避嫌疑,益为本会尽力,国人尤深感激”。林长民也总结平生,称五四前后为一转捩点,其政治主张从“偏于缓进”变为“勇往迈进”;自国民外交协会成立,“乃得实行所信,与诸君呼号奔走,稍尽棉力”。正如其所自白:“长民政治生涯,从此亦焕然一新。”可以补充的是,五四运动的发生,确为其一生事业最光彩的顶点。 [1-2]

林长民,林觉民,林徽因
【林长民与女儿林徽因】
反奉遇难

1920年春,林长民携带16岁的女儿林徽因到欧洲考察。10月,林长民回国与蔡元培、王宠惠等联合上书,向政府建议恢复国会,完成宪法。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当时总统黎元洪的采纳,并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直接参加了制宪工作。

这时的林长民又变得踌躇满志,他试图把自己在欧洲考察的所学所得一一实践于中国政治。在制宪过程中,他提出应把劳工制度订入宪章,还关注生计制度的议定,并被推举为生计章起草委员会委员长。然而,1923年10月曹锟贿选总统成功,林长民所主张的生计制度与地方制度被搁置,他的政治理想再次成为泡影。

1925年张作霖依靠日本政府的支援,兵分四路进攻北京,意欲自任总统。11月,奉军将领郭松龄向全国发表《反奉通电》,并将原奉军第三方面军改称为东北国民军。郭松龄起兵后,托人游说林长民出关。林长民感念郭松龄知遇之恩,于11月30日晚乘郭松龄专车秘密离京,途中受到奉军王永清部的袭击。与郭松龄同行的林长民下车躲避时被流弹击中身亡,终年49岁。 [1]

家族成员

父林孝恂,字伯颖,前清翰林,历官孝丰、仁和、石门诸州县。其堂弟林觉民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有《与妻书》。林长民之女婿即为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有女林徽因,为建筑学大师,在诗歌、戏剧、散文方面颇有造诣。

人物评价

林长民自信是“治世之能臣”,为日本留学生中公认的明星式人物。他热心社会公益,乐于为人排难解纷,还曾一度担任留学公会会长。推举他的人一致认为林长民身兼数长:一有才,不仅学识渊博,且“善治事”;二有口才,善於辞令,因此当堂弟林尹民、林觉民慷慨陈词,宣扬革命的宗旨时,林长民则注重於广泛的交流结纳。

林长民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慨然于国民教育程度的低劣,拒绝了清政府要授予的翰林进士身份,回到祖籍福建出任官立法政学堂教务长。在此期间,他厘定学则,革除积习。后来,林长民赴北京,与徐佛苏等组成“宪友会”倡导宪政。

辛亥革命爆发后,林长民到上海参加第一届“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时,与同盟会党人发生争执。数日后林长民在南京下关车站遇刺,所幸有惊无险。林孝恂又惊又忧,将儿子关在楼上“累日不得出”。但林长民矢志不悔,他自信有政治异禀,欲做“治世之能臣”。 [1]

个人作品

林长民文章、书法皆佳。著有《铁路统一问题》。所藏“双栝庐”图书,赠予乌山图书馆。

参考资料

1. 林长民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3-05-03]

2. 林长民的法政先锋之路 .搜狐网.2011-03-29[引用日期2013-12-05]

林长民,林觉民,林徽因
【林长民与女儿林徽因】
(0)
0%
发表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感谢您的中肯建议和理性评价!
游客昵称: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最新头条

 当代真正的文人——陈丹青
当代真正的文人——陈丹青
我们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如果没有陈丹青这类人,我们会滑落向哪里...
发布时间:2018-01-19 17:37:45
点击数:227  好评度:10
 鲁迅与胡适,谁的精神更值得传扬?
鲁迅与胡适,谁的精神更值得传扬?
有人一直赞赏鲁迅,认为他不算20世纪文学第一人,也是思想第一人。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更需要鲁迅。 有人认为胡适才是真正的思想者,才...
发布时间:2017-10-22 06:38:37
点击数:126  好评度:8
 你们只看到张爱玲的凄然,却没看到她的高级!
你们只看到张爱玲的凄然,却没看到她的高级!
你只看到张爱玲的悲惨,却不曾看懂她的高级...
发布时间:2017-08-17 07:18:10
点击数:171  好评度:4
 与秋瑾其名的民国女子吕碧城
与秋瑾其名的民国女子吕碧城
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吕碧城(1883~1943年1月2...
发布时间:2017-05-05 16:08:25
点击数:179  好评度:2
 康有为的黄昏恋
康有为的黄昏恋
在中国近代史上,亲满人士康有为是致力于通过变法维新挽救清国危亡的改良派,公车上书、戊戌变法都离不开他的主导。而生活中的康有为,...
发布时间:2017-02-26 19:07:19
点击数:271  好评度:0
 康有为四姨太鹤子的哀婉人生
康有为四姨太鹤子的哀婉人生
日本女孩鹤子出生于1897年,家境清苦。16岁那年,经熟人介绍来到了康家当女佣。当时康家有康有为、三夫人何金兰,和一个年幼的儿子。鹤...
发布时间:2017-02-26 10:07:57
点击数:147  好评度:0

最新文章

 夏志清:张爱玲到底高明在哪?
夏志清:张爱玲到底高明在哪?
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 (...
发布时间:2021-05-26 14:03:29
点击数:187  好评度:0
 陈思和:张爱玲的浅薄
陈思和:张爱玲的浅薄
我们今天的人比张爱玲更浅薄,更浅薄的人就把次等浅...
发布时间:2021-05-26 12:28:12
点击数:219  好评度:0
 中国空军轰炸日本第一人——徐焕升
中国空军轰炸日本第一人——徐焕升
1950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飞行员,这十大飞行员无一不是飞行员中精英中的精英、王牌中的王牌,这里面有大家非常熟悉...
发布时间:2021-05-25 21:17:23
点击数:259  好评度:0
 秋瑾:《我此番赴死》
秋瑾:《我此番赴死》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 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
发布时间:2020-08-25 15:47:24
点击数:652  好评度:6
 林觉民堂兄,林徽因之父——林长民
林觉民堂兄,林徽因之父——林长民
林长民(18761925),字宗孟、则泽,汉族,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林徽因之父,林觉民烈士之堂兄,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
发布时间:2019-10-14 12:23:26
点击数:772  好评度:0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与妻书》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
发布时间:2019-10-14 12:07:21
点击数:353  好评度:0

推荐文章

 傅雷与所藏黄宾虹画作的文革岁月
傅雷与所藏黄宾虹画作的文革岁月
翻译家傅雷与画家黄宾虹是忘年交。1955年黄宾虹去世,傅雷为妥善处理他的画作与收藏而四处奔走,不遗余力地张大他的声名——黄宾虹在国...
发布时间:2015-08-31 13:28:06
点击数:158  好评度:0

图文资讯

 于右任的最后岁月
于右任的最后岁月
【1953年,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时于右任、高仲渔、赵作栋在台北国民代表大会合影。】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报人、政...
发布时间:2017-11-27 09:34:08
点击数:265  好评度:0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这首...
发布时间:2017-02-19 18:56:03
点击数:216  好评度:-1
 张爱玲,一个俗世烟火的旁观者
张爱玲,一个俗世烟火的旁观者
世纪80年代,张爱玲的生活几乎与世隔绝。搬家之频繁程度令人咂舌。用她自己给夏志清信中的话说,“我这几年是上午忙着搬家,下午忙着看...
发布时间:2017-02-19 09:06:52
点击数:200  好评度:6
 章太炎逸闻
章太炎逸闻
在同时代学人中,章太炎(18691936)是最难定位的一个。时人多称赞章太炎的学问,章太炎十分不满,自认为政治胜于学术。他的弟子周作人...
发布时间:2017-02-19 09:06:06
点击数:313  好评度:2
 真实的黎元洪
真实的黎元洪
民国风云人物黎元洪,在武昌首义之后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中央第一大都督,管理外交事宜。而在民国大总统未选出以前,他又作为陆、...
发布时间:2017-02-19 09:05:58
点击数:303  好评度:4
 美文|沧桑在眼,实难遮掩
美文|沧桑在眼,实难遮掩
这几天天太热,干脆宅在家看去年的一部电视剧《红高粱》。 因为周迅。40岁的她出演19岁少女,很好奇会是什么样。 一弯溪水引出远景,身...
发布时间:2017-02-02 20:29:27
点击数:257  好评度:2

关 注 微 信打 赏 本 站
分享到QQ空间 打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