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李退山汉本位集  |  高级搜索  |  TAG标签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汉泊客文化网

汉泊客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李退山 > 字疏 >

正字疏【二画人部】

时间:2019-07-21 22:43来源:未知 作者:彩岸画室 责编:caian 点击: 小字中字大字汉典
人部 这就是万物之灵的人。①是甲骨文,面朝左立着一个人,上端是头,向左下方伸展的一笔是臂,中间是身子,身子以下是腿。②是金文。③是小篆,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只不过小篆的腰部弯曲更大一些。④是楷书的写法。 用人组成的词是很多的,不过有几个词是……

人部
细说汉字

这就是万物之灵的“人”。①是甲骨文,面朝左立着一个人,上端是头,向左下方伸展的一笔是臂,中间是身子,身子以下是腿。②是金文。③是小篆,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只不过小篆的腰部弯曲更大一些。④是楷书的写法。

用“人”组成的词是很多的,不过有几个词是应当注意的。如《尔雅・释木》中的“核人”,就是我们后世人所说的“果仁”。在这里“人”与“仁”是通用的。若见到老中医开药方时写“枣人五钱”,可别笑话人家写错了。其实,把“枣仁”写作“枣人”是 有古代典籍作根据的。

我们读到张国宾的《合汗衫》第四折时,会见到“有甚么人事送些与老爷”的话。“人事”怎么还能送人呢?原来,这里是指“礼物”,意思是“(你)有什么礼物送些给老爷!”

“人”字是个部首字,凡由“人”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比如“介”、从”、“仆”、“伐”、“休”、“伏”等字。


细说汉字

“图穷而匕首见。”这个“匕”字读作b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是面朝右而侧立的人形。《说文》认为“从反人”,这是对的。②是金文的写法,仍像人形。③是小篆的形体,颇像“比”字的一半,也是“人”的形象。④为楷书形体。

有人认为“匕”字像“匕首”之形,不妥。因为从甲、金文看,“匕”字根本不像匕首,而肖人形,其本义为“人”。ト辞中“匕”与“妣”实为一字,女名。由人推及兽,如“牝(pìn)”从“匕”,指雌兽。但后世本义消失,《说文》认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这是许慎根据小篆的形体及其通行词义而判定“匕”的本义是“汤匙(小勺子)”,比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著即筷子)。”“匕”字还可以代表“箭簇”义,如《左传・昭公ニ十六年》:“匕入者三寸。”这是指箭头射入三寸。至于“匕首”义,那是从“箭簇”义引申出来的,如柳宗元《古东门行》:“冯敬陶中函(插入)匕首。”意思是冯敬的胸膛被短剑刺入。

请注意:古代还有一个“匕”字,是“化”字的古体字。许慎说:“匕,变也,从到(倒)人。”可见“匕”与“化”音义皆同。


细说汉字

黄庭坚有“干里鹅毛意不轻”的诗句。对这个“千”字的分析历来不一致。①是甲骨文的形体,中间实为“人”形,下部附加的短横是个指事符号,表数目,以别于“人”字,所以“千”字是个指事字。②是金文的形体,已不像“人”形了。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形体。

《说文》:“千,十百也。”这是对的。但又说“千”字“从十”,这就不妥,因为甲骨文中的“十”实为“七”,而“丨”オ是“十”。

“千”字的本义古今是一致的,“十百为千”,“盈干累万”。

请注意:“千古”一词在古代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指时代的久远,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其ニ,是指人死了,如《新唐书・薛收传》:“岂其一朝成千古也!”也就是“一朝永别”之义。现在仍以“千古”为哀挽死者之辞。


细说汉字

这是“仁人志士”的“仁”字,是个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其上边是“人”的侧立之形;下边的“二”,据蒋善国先生说“是重文的记号”,也就是说仍然是个“人”。“人”与“人”相处就要“仁”。②是小篆的写法。③是楷书的形体。

《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许慎将“二”看做数字,恐不妥,此应为重文的记号。“仁”字的本义是“对人要亲善、仁爱”,比如《庄子・天地》:“爱人……之谓仁。”

《论语・雍也》:“井有仁焉。”若理解为“井中有仁人”那就错了,这里的“仁”是“人”的假借字,是说井中有“人”的意思。果核内的“果仁”,原来均写作“果人”,同样的道理,“仁”也是“人”的假借字。


细说汉字

这是“奴仆充家室”的“仆”字。“仆”字本为会意字。你看甲骨文①惟妙惟肖,是面朝左站着一个人,人头的上部有奴隶的标记(刑刀),双手捧着“箕”之类的用具,向左下方弯曲的一笔表示腿。此人身穿带有尾巴的特殊服饰(奴隶服)。这就是上古奴隶的形象。金文②的“人”移到左边,右下角是手,手上拿的“箕”已变得不像了。③是小篆形体,其左边的人形还在,其右边的下部是左右两手,双手捧着一件扫帚一样的东西,实际上这已经变成了左形(人)右声(菐)的形声字了。④是正体楷书的形体,由小篆直接演变而来。⑤是今人自造的伪字。

“仆”的本义是“奴隶”。由“奴隶”又可以引申为“仆人”。比如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顾仆守衣洞外。”所谓“顾仆”,就是指一个姓顾的仆人。因“仆”为下贱之人,后来古人对自己的谦称也往往称“仆”,比如司马迁说:“仆非敢如是也。”(《报任安书》)也就是说,我不敢如此。因为仆人也往往服驾车之役,所以驾车的人也可以称为“仆”,比如《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学生冉有替孔子赶车。

今人将“僕”伪作“仆”,其实在古代已经有一个“仆”(非今人所自造之伪字)字,是向前跌倒的意思。比如《史记・项羽本纪》:“卫士仆地。”也就是说卫土倒在地上。现在还说“前仆后继”,可以读为pū(扑),也可以读为fù(富),但决不能读pǔ(璞)。这里的“仆”字与“僕”是两个不同的字,它们的意思差之千里,但汉字伪化后,都写成了“仆”。


细说汉字

这是“介甲之士登东城”的“介”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面朝右侧站立的一个人,手臂略向前下方伸展,腿部的前后四点是护身的铠甲。②是金文,一个曲背弯腰形的人,不过其甲衣已成为前后两片了。③是小篆的字形,形体与金文基本相同。③是楷书的写法。

“介”字的本义就是“铠甲”,比如《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介者”就是指披戴盔甲的人。再比如《史记・韩非子传》:“急则用介胄(zhòu 宙)之士。”“胄”是头盔。这句话的意思是紧急之时就用穿戴盔甲的武士。在《准南子》中 说的“介虫”,是说“披甲的虫子”吗?是的。不过虫子身上的甲并非铠甲,而是指其硬壳。“介”字也可以当“个”讲,比如“一介行李”也就是一个使者的意思。由“一个”之义又可以引申为藐小、微贱,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自己是“一介书生”,也就是谦称自己是一个微贱的书生。

请注意:在古书中常见“介弟”一词,这个“介”字有“大”义,所谓“介弟”即地位高的弟弟。所以后世人们在写信时,对别人兄弟的敬称也常用“介弟”一词。


细说汉字

这是“时光从流水”的“从”字。①是甲骨文,是两个面朝左面站立的人,个跟随一个,这就表示是前后相从之意,可见“从”字是个会意字。②是金文,③是小篆,都是二人相从的样子。④是正体楷书,形体增加了。这是因为两人相从就有行走之意,所以在形体右上部的“从”之下加了“止(即脚)”,又在其左加上了“彳”表示行动。其实“彳”与“止”加在一起就是“辵(chuò)”,也就是“辶”,表示行动之意。⑤为今人依甲金篆字形自造的伪体字。

“从”字的本义是“跟随”,如《史记・晋世家》:“偃从重耳在秦。”这就是说狐偃眼随着重耳在秦国。由“跟随”之义又可引申为“顺从”,如《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里的四个“从”字均为顺从的意思。“从”字后来又引申为“自”或“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也就是说从这条道到我们的军营,不过二十里的路程。

“从”字旧时或读zōng(宗),如《诗经・齐风・南山》:“衡(横)从其亩。”实际上这个“从”字就是“纵”字。

在称谓中用“从”字的很多,我们应当弄明白:“从女”即侄女;“从子”即侄儿;“从父”即伯父、叔父;“从母”即姨母。


细说汉字

这是“春风化雨”的“化”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侧立的人,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的倒人,可见这是个会意字,表示颠倒了。“颠倒”就是“变化”。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类似。③是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形体。

《说文》:“化,教行也。”所谓“教行”也就是“教化”。“化”字本义应为“变化”,如《国语・晋语》韦注:“化,言转化无常也。”《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是说鯤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大鹏。而“教化”之义那是从“变化”义引申出来的,如王充《论衡・佚文》:“无益于国,无补于化。”也就是说对于国家无益,对于教化无补。

请注意:陶潜《自祭文》里有一句“余今斯化,可以无恨。”这里的“化”是什么意思呢?用上述的讲法,都讲不通。其实,这里的“斯”是语助词;“化”是表示“死”的委婉说法,原意为我现在死了,可以无恨了。


细说汉字

这是“炽炭拥炉危坐”中“危”字的初文,本为象形字。甲骨文①的形体,于省吾先生认为“本象欹器之形”。“欹器”是古代盛酒用的一种祭器,空着时就倾斜,灌入一半的水就正,灌满了水就翻覆。②是小篆的形体,变为一个弯着腰的人站在“厂(山崖)”上,表示“高”义。③是楷书的形体。这个字实为“危”的初文,后世均写作“危”。

《说文》:“厃(weī),仰也。”“仰”有“高”义。所以“危”字的本义为“高”,如李白《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意是高啊,实在高啊!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要难啊!太高就有“危险”义,所以“危”可引申为“危险”,如《史记・范雎(jū)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这是说秦王之国危险得就像把蛋累叠起来一样。至于《史记・魏世家》中所说的“骑危”,并非“骑于危险”之处的意思,而是指骑在屋脊上,因为屋脊是屋子的最高处,所以仍用“危”字的“高”义。

请注意:“危”与“险”原义不同。“危”多作形容词,表“危险”义;而“险”则表示险要之地、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用。


细说汉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两个名句。这里面的“比”字是挨着或靠近的意思。你看甲骨文①就是面朝右并站着的两个人。上部是头,中部是身子,下部弯曲者是腿,其右为向下伸展的手臂。这两个人紧紧地挨在一起。这就是“比”字的本义。金文②和小篆③都是两个人靠在一块儿的形象(面部都朝右)。④是楷书的写法,由于隶变的关系,左右的两部分看不出是两个人的形象了。

“比”字本义是靠近、并列或挨着。也只有互相挨得很近才有比较的可能,所以这就产生了“比较”之意。如屈原《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也就是与天地比寿命。由“靠近”之义又能引申为“勾结”,如成语“朋比为奸”。由“比较”又能引申为“比喻”,这是古代赋诗作文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白居易《与元九书》:“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这个“讽”就是指用含蓄的话说明。另外“比比”连用,一般是“处处”之意,如《红楼梦》第二回:“比比皆是。”是处处都如此的意思。但是《汉书・哀帝纪》里有一句“郡国比比地动”,这里的“比比”却是“频频”或“屡次”的意思。


细说汉字

广东方言,叫儿子也称“仔”。你看甲骨文①多形象啊!右边是一个面朝右的半蹲式的大人,左方是一个小孩(子)。这就表示母亲生了一个小娃娃。金文②则变换左右位置,大人不仅是生了而且是背了一个小孩。小篆③的左边是把金文左侧的大人变成了个单人旁,右边仍然是个“子”,这是直接由金文变来的。④是楷书的写法,基本上与小篆相同。

“仔”的本义是幼小的,比如广东人称物之小者曰“仔”,读音为zaǐ(宰),也就是“崽”的意思。从“幼小”又引申为“细小”,这就是“仔(zǐ)细”之义的由来。而“仔细”则往往指“细心”或“细察”之义。白居易有“世路风波仔细谙”的诗句,这个“仔细谙(ān 庵)”就是细心地观察并熟悉的意思。

后世人们也常将“仔细”写为“子细”,其实应写为“仔细”。


细说汉字

这是“付诸东流”的“付”字,本为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左边是“人”,右边是“又(手爪张开的侧视形)”,是“付物予人”的意思。②是小篆的形体,类似于金文,只是将右边的“又”变为“寸(“寸”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亦为手爪之形,写法和“又”相同。所不同的是,“寸”在手腕处有一短横,这一短横在楷书中写成“丶”,其实是一个指事符,表示寸之所在。)”,其义不变。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付,与也。从寸持物以对人。”许慎认为“付”字的本义是“给予”,如《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大意是:上帝既然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交给了先王……

另外,“付”字还可以作单位量词用,充当“副”字的通假字,如《元曲选・来生债一》:“另是一付肚肠。”这里的“付”,就是代量词“副”字用。


细说汉字

这个“北”字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①的形体可以看得很清楚,是两个人背靠背地站着,所以“北”字的本义是“背”。金文②和小篆③都可以看出是两个人脊背相靠的样子。④是楷书的形体,好像是两个人背靠背坐着似的。

据上所述,“北”字本义是“背”或“相背”,所以《国策・齐策六》“士无反北之心”中的“北”字就是“背”的意思。打了败仗向后逃跑总是以背对敌,所以“北”亦有“败”的意思(“北”与“败”音亦相近),如《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意思是,敌人假装败回,则不能盲目追赶。所谓“败北”,也是指打败仗。

在古代典籍中,经常见到“北面”一词,是“面朝北”的意思。我们可不要拿今天的“北面”、“南面”去理解。古代的“北面”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学生敬师之礼。老师面朝南坐,学生则面朝北聆听老师的教诲,如《汉书・于定国传》:“北面,备弟子礼。”也就是说:面朝北行学生之礼。第二是指古代的君主南面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则为“北面”。“北面于燕”,也就是称臣于燕国的意思。总之,“南面”为上,“北面”为下。

补充说明一下:北的原义为相背的背,后来北用来指方位,那表示人背对背的意思,因为与人有关,又因为背可视为人体的一部分,故从肉(背下的月其实甲骨文中是肉)。如此以来,北和背就分工明确了。

再补充一下:在月子旁的字中,其实与人体有关的“肩,膀,肾,脑,肝,肺,脚,腿”等等,楷书中是月字部,其实是肉字部。而与月相关的字如“明,肖,期,朝”等均与天象有关。


细说汉字

这是“僧尼”的“尼”字,是个会意字。“尼”字在甲骨文中没有单独出现过,而是作为“伲”、“秜”的偏旁出现的。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坐在右边这个人的脊背上,表示“欺压”之意。②是小篆的写法,与甲骨文字形结构相同。③为楷书的形体,与甲骨文和小篆一脉相承。

《说文》:“尼,从后近之。”许慎此说不妥。因为从甲骨文形体看,是一个人坐在另ー个人的脊背上,反映了人与人的欺压,而“近”只是从“尼”字的引申义。因为一人坐在另一人的脊背上,当然相距很近了!不仅仅是近,更有狎昵的意味。由“近”又可以引申为“亲近”、“相近”,比如《尸子》:“悦尼而来远。”大意是:喜欢亲近人,就能使远方的人到这里来。当“亲近”讲的“尼”,后世多写作“昵”,如《左传・襄公二年》:“其(句首语气词)谁昵我?”这是说:有谁来亲近我?“昵昵”就是亲昵的样子,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


细说汉字

“企望良人归。”这个“企”字本为象形字。甲骨文①是面朝左站立的一个人,下部有“止(脚)”,并有抬起脚后跟的样子。②是《说文》的古文形体,由“止”变为“足”,并移于“人”之左。③是小篆的写法,又将“足”还原为“止”,但意义未变。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企,举踵也。从人止声。”许慎认为“企”字的本义为“踮起脚后跟”,这是对的,但说“从人止声”则不妥。因为从甲骨文看是个象形字,从小篆看也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而决非纯形声字。在古籍中,则多用“企”字的本义,如《汉书・高帝纪上》:“日夜企而望归。”就是说:白天晚上都踮起脚后跟盼望回归。由其本义又可以引申为“盼望”,如《后汉书・袁绍传》:“企望义兵,以释国难。”由“盼望”又可以引申为“赶上”,如《中论・天地》:“不敢企常。大意是不敢赶上董常这个人。《新唐书・杜甫传》:“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就是说对扬雄和枚皋这两个人,是可以赶得上的。


细说汉字

这个“伏”是个会意字,金文①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的人,他的屁股之后有一条犬(狗),犬一口就把人给拽倒了,所以“伏”的本义就是“趴下。小篆②是由金文演变而来,仍然是左人右犬。③是楷书的写法,同于小篆。

“伏”的本义是“趴下”,如贾谊《治安策》:“伏中行说(中行乐:人名,投靠匈奴的汉奸)而笞其背。”这是说:使中行说这个人趴在地上,用鞭子打他的背。从“趴下”引申为“埋伏”,如《左传・庄公十年》:“惧有伏焉。”也就是说:“恐怕有伏兵。”那么“雌鸡伏子”的“伏”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伏”是“孵”的假借字,也就是母鸡孵卵的意思。《汉书・景帝纪》:“有罪者不伏罪。”这里的“伏”又是“服”的假借字。

在古代的书籍中常见到“伏莽”一词,这是指绿林叛军。这个词原出于《易经・同人》:“伏戎于莽。”也就是“潜伏兵戎于草莽之中”的意思。


细说汉字

《诗经》里有一句“坎坎伐檀兮”的诗,“伐檀”就是“砍伐檀树”,由此可见,“伐”有“砍”的意思。从“砍”引申为“割杀”。你看甲骨文①右边是一把长戈,左边是面朝左站着的一个人,戈的长刃正砍在人的脖子上。金文②基本同于甲骨文的形体。小篆③也是左“人”右“戈”的结构,同样是个会意字,表示砍头的意思。④是楷书的形体,与甲、金、篆一脉相承。

“伐”的本义是“砍”,由此可以引申为攻打、讨伐。如《书经・武成》:“武王伐殷”。“攻打”可能取胜,取胜则有“功”,所以“伐”字又可以当“功劳”讲,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且旌(jīng 精)君伐。”“旌”是“表彰”义。这就是说:将要表彰您的功劳。从“功劳”又引申为“夸耀”,如《庄子・山木》:“自伐者无功。”自夸自的人则无功。

请注意:“红娘”、“月老”都是媒人的代称。可是也有人把媒人称为“伐柯人”,对不对呢?《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这就是说:想砍倒柯树该怎么办呢?没有斧子则不成。想娶妻该怎么办呢?没有媒人则不得。因此,到了后世,“伐柯人”就成了媒人的代称了。


细说汉字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风雨暴至,休于树下”的两句话。你看甲骨文①也真像一个人“休于树(木)下”的样子,所以“休”字是个会意字。金文②则把甲骨文右边“人”与左边的“树(木)”调换了位置,成为左“人”右“树”的结构,其义不变。③是小篆的写法,与金文的形体一致。④是楷书的形体,与甲、金、篆一脉相承。

“休”字的本义是“休息”。可是《韩非子・内储说上》:“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的“休”字就不应解为“休息”,而实际上是“停止”的意思。原话大意是:命令下达后,士兵们都迅速地练习射箭,日夜都不停止。由“停止”,后来又引申为“禁止”或“不要”义,如杜甫《戏赠友》:“劝君休叹恨。”就是“劝君不要叹恨”的意思。那么成语里“休戚相关”中的“休”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戚”是“悲哀”义,“休”字是从“休息”的本义远引申为“高兴”的意思。“大家休戚相关”,也就是形容大家的关系非常亲密,高兴与悲伤都紧紧相连。


细说汉字

“眾(伪作“众”)人”的“眾”,甲骨文①真有点“锄禾日当午”的样子:烈日当空(头上为“日”),很多人在弯腰劳动。这就是“眾”字的初造字。金文②有了变化,三人头上的“日”变成“目”了,很像是监工的一颗铜铃似的大眼晴在监视群众劳动。小篆③上为横“目”,下为三人。④为楷书正体字,“横目”之下仍然是三个人,只是中间的“人”有一笔拉长了。③是今人自造的伪体字,与甲、金、篆没有传承关系。

“眾(伪作“众”)”字的本义就是许多人。如《史记・高祖本纪》:“众莫敢为。”意思是大家都不敢作。从“人多为众”之义,又可以引申为“多”,如《史记・五帝本纪》:“众功皆兴。”有的人在读《礼记》时,见到了“众子”一词,就解释为“众先生”,这就错了。古代所谓的“众子”一般是指长子之外的诸子或妾所生的儿子。


细说汉字

“终见降王走传车。”这个“傳(伪作“传”)”字本为形声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人,表义;右边是“專”,表声,也表义。“專”的左上部是纺锤之形;右下部是“又”,为手爪张开的侧视形,故合起来会手持纺锤(物)之义。无论“传说”、“传达”、“传情”、“传递”,还是表示驿车的“传车”,都有“物以传之”的意思,所以说“專”既表声,又表义。一般而言,传物需用手,故从“又”。②是金文的写法,与甲骨文大致相同。③是小篆的写法,将“又”变为“寸”,其他部分未变。“寸”还是手爪张开的侧视形,仅在手腕处加了一短横,是指事符合,表示“寸”之所在。④是正体楷书的写法,与甲、金、篆一脉相承,形和义紧密相关。③是今人自造的伪体字,将“傳”表声兼表义的部分,也就是手持纺锤之形的“專”伪作“专”,这是类似于日文以汉字草书写法为蓝本发明假名的思路自造的字。单就“專”伪作“专”来说,其字形完全没有历史渊源,形和意被彻底割裂。

《说文》:“传,遽也。”所谓“遽(jù)”就是“驿车”。《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就是说:晋侯用快马拉的驿车召见伯宗这个人。由“驿车”的本义又可以引申为“驿舍”、“客舍”,如《后汉书・陈忠传》:“缮理亭传。”这里的“亭传”就是客舍。以上的“传”字均应读作 zhuàn。“传”字还可以读作chuán,那是“传递”、“传送”的意思,如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今语还有“传达”、“传神”、“传情”等。

请注意:“传”与“递”是有区别的。“递”是按着顺序一个传一个的意思,如《宋史・真宗纪》:“死罪以下,递减一等。”而“传”则是前传后,上传下,并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意思。


细说汉字

“黍稷丰登佃家喜。”这个“佃”字读作diàn,本为会意兼形声的字。①为金文形体,左边是“田”,右边是“人”,表示人在田中耕作。②是石文的形体,“人”移于“田”左,其义不变。③是小篆的写法,与石文相似。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佃,中也。从人田声。”其实,“佃”字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其形体分析应改为“从人从田,田亦声”。“佃”字的本义不是“中”,而是人在田中耕作,如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佃于石壁间。”也就是说耕种于石壁间。由“耕种田地”可以引申为“租种田地”,如《晋书・食货志上一》:“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由“租种田地”又可以引申为“租种田地的人”,称作“佃户”,如《新五代史・楚 世家》:“押佃户送租入城。”不过,《易・系辞下》中“以佃以渔”的“佃”可不是“耕作”、“佃户”义,而是“畋”的通假字,当打猎讲,必须读tián。只有在“租种上地”和“佃户”的意义上才应读作diàn。

请注意:田、佃、畋三字的词义有异有同。“田”有田地义,而“佃”、“畋”则没有。“佃”有租田和佃户义,而“田”、“畋”则没有。只有在耕种和打猎的意义上三字才能够通用。


细说汉字

甲骨文①是地平面上站着一个人,像个“立”字。金文②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的形体,而且其上部更像人形。原来,“位”字在甲、金文中就是“立”字,没有单人旁,到了小篆③オ加上了个单人旁,表示“人立”就是“位”。于是“位”成为名词,“立”成为动词,“位”与“立”有了明确的分工。④是“位”字的楷书的写法。

“位”的本义是“位置”或“方位”,如《周礼・天官・序官》:“辨方正位。”也就是“辦别方位”的意思。

《孙子兵法・虚实》:“四时无常位。”大意是:一年四季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又引申为“座位”,如《左传・成公十七年》:“以戈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这就是说:用戈杀驹伯和苦成叔二人在他们的座位上。由“座位”又可引申为“官位”,如《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是说官位很高,但是没有功勋;拿的薪水很多,但是未付出任何劳动。

我们读文天祥的诗,会见到“未老先位置”一句。你若把“位置”一词当做今天所说的“位置”讲,那就不好理解。这里的“位置”是“安排”或“布置”的意思。


细说汉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何”字本为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一个面朝左的人肩扛长戈,张口喘气,迈步前进的样子。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人扛戈之形。③是小篆的形体,讹变为“从人可声”的形声字。④是楷书的形体,依小篆而来。

《说文》:“何,儋(担)也。”这个说法很对。“何”字的本义就是“肩扛”,如《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是古代的一种兵器,长一寻(八尺)四尺。这句诗的大意是:肩上扛着戈和祋。后来“何”被假借为疑问代词,如《商君书・更法》:“前后不同教,何古之法?”所谓“何古之法”,就是说:去学习哪一个古代呢?由代词又可以引申为副词,当“多么”讲,如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说秦王横扫天地四方,多么像猛虎怒视啊!正因为“何”字后世多用其假借义,那么它的本义就由“荷”字代替了,如《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也就是说,于是,就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当“担”、“扛”讲的“荷”,必须读hè,而不能读作hé。“荷花”之“荷”,读作hé。又与山东荷泽的“菏”字容易混淆,需加注意。


细说汉字

“向阳门第春常在,勤劳人家庆有余。”这个“余”字本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像树木支撑的房屋之形,与“舍”字同义。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③为小篆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余,语之舒也。”许慎认为“余”字的本义是语气词,不妥。“余字的本义为“房屋”,但该字本义早已消失,后世多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如《尔雅・释话下》:“余,我也。”辛弃疾《菩萨蜜・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左传・宣公十七年》:“余将老。”

在古籍中也有以“余”代“多餘”之“餘”的用法,不过这种情况极少,是不规范的用法。如《吴仲山碑》:“父有余财。”《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这奚宣赞(人名)年方二十余岁。”

“余”之所以要加一个“食”字旁,那是要表示“多餘(伪作“多余”)”的意思,其目的就是要与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余”明确区分开来,这是一个汉字分工日趋细化和专业化的问题,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今人却将已经有明确分工的“餘”和“余”两个字重新合并为一个字——“余”,这表面上是减少了汉字数量,但这种让“余”一身兼两职的做法,其实是汉字发展的反动,无形中增加了分辨负担。比如,“餘”“余”合并后,按那帮人的汉字伪化方案,一股情况下“餘(伪作馀)”应伪化成“余”,但在“余”和“餘”意义可能混淆时你还得用“餘”。如文言句“餘(伪作馀)年无多”,这句话意思很明白,就是“剩下的年岁不多了”的意思,但如果把“餘”写成“余”,那就可能被误解为“余(第一人称代词“我”)年无多”了。到底是“剩下的年岁不多了”呢?还是“我年岁不多了”呢?晕!再者,“餘”和“余”还是不同的两个姓,你把两字合并了,那恐怕“餘家”和“余家”都不认!如后燕的餘蔚(伪作“馀蔚”)你如果写成余蔚,那就私自给人家改姓了!


细说汉字

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意思是:绕树转三周,哪条枝可以依靠呢?这“依靠”之义便是“依”字的本义。甲骨文①外部是一件大衣服,左右两边不封口处即为袖口,衣内裹着一个面朝左的“人”,表明人依靠衣服取暖和蔽体。小篆②则把衣中的“人”移到“衣”的左边了,意义完全没有变,仍然是个会意字。楷书③是由小篆直接变来的。

“依”字的本义是“依靠”,如《楚辞・七谏・怨世》:“余生终无所依。”从“依靠”又能引申为“傍着”,如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这是说太阳傍着高山而落下。从“傍着”又可以引申为“依恋不舍”的意思,如《楚辞・九思・伤时》:“志恋恋兮依依。”后来发展为成语“依依惜别”。但是,若把“杨柳依依”也理解为“杨柳也依依惜别”那就不合适,因为这个依依”是指轻柔的样子。

请注意:“依”和“倚”虽然都有“依靠”义,但词义轻重有别。“依”是靠近某物,意义轻;“倚”是斜靠在某物上,意义重,如《庄子・充德符》:“倚树而吟”就只能用“倚”,而不能用“依”。


细说汉字

这个字就是“陷”字的初造字“臽”。甲骨文①上部是一个面朝左而臂向左下方伸展的人;下部向左右上弯的曲线是一个陷阱,表示一个人掉进了“陷阱”。金文②是人掉进“臼”(“臼”字最初就是“阱”字的象形字),与甲骨文义同,只是在“人”的中间有一个圆圈表示阱口,说明人就是从这个阱口掉下去的。小篆③的形体近于甲骨文。④是楷书的写法,“臼”的上部分是“人”形的变体(如“危”字的上部也是“人”形的变体)。“臽”是个会意字,其本义就是“陷”。只是因为到了后世,已看不出人掉进“陷阱”的样子了,所以又在其左加上了“阝(阜)”。“阜”与土有关,而“陷阱”就是在地上挖的土坑,因此这个“陷”字从此就成了左 形(阝)右声(臽)的新形声字了。“臽”字就不再用了。

请注意:“臽”字与“舀”字形音义均不相同。“舀”读为yǎo,其上是爪(手爪之形),其下是“臼”,也就是伸手到臼中舀东西的意思。从“舀”得声的字如“蹈”、“滔"、“韬”、“稻”等。从“臽”得声的字如“陷”、“阎”、“焰”等。可见“舀”与“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万万不能混淆。

“陷溺”一词在文言文中常遇见,它是“淹没”义,如《后汉书・明帝纪》:“百姓无陷溺之患。”后又引申为“受害”之意,如《新书・铸钱》:“百姓方陷溺,上且弗救平?”意思是百姓刚刚受害,君王不去拯救他们吗?


细说汉字

这是“尔曹岂与世杰等侪”中的“侪(正体为“儕”)”字,读作chái,本为会意兼形声的字。金文①的左边为“人”,右边为“齊(伪作“齐”)”、“人齊”就有“同辈”的意思。②是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相似。③为楷书正体字。④为今人自造的伪体字,将右边的“齊”伪作“齐”。“齊”的甲骨文字形是三个菱形符号并列对齐的样子(金文和小篆中三个菱形符号有了参差)。三个菱形符号并列对齐就表示“齐”,这个字形直接道出了字义。但今人却将“齊”伪作“齐”,从字形上已经完全与甲、金、篆不沾边,彻底丧失了造此字的初衷,造成外在字形和内在字义的彻底断裂。

《说文》:“儕(伪作侪),等辈也。”这是对的。但说“儕”字为“从人齊声”则不妥,因为这个字并非单纯的形声字,而是会意兼形声的字。同辈为“侪”,如仲长统《昌言・理乱》:“或曾与我为等侪矣。”这是说:有的曾经和我是同辈。又引申为“同等”,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郑同侪。”意思是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

由“同等”又引申为“共同”或“一起”,如《列子・汤问》:“长幼侪居。”这是说长幼一起居住。至于《汉书扬雄传上》中所说的“侪男女”,则是指婚配男女,申婚配。


细说汉字

“斐然成章,卓然出众。”这个“卓”字本为指事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其下部为“子(人)”形,其上部为子之头顶有某种标志之形、所以“卓”有“高”义。②是小篆的形体,其下部讹变为“早”字。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卓,高也。早匕为卓。”许慎认为“卓”的本义为“高”,这是对的;但又说“卓”是“从早从匕”却是错的。《汉书・成帝记》颜师古注:“卓然,高远之貌也。”“高远”、“高超”均为“卓”义,如王充《论衡・程祭遵传》:“文辞卓诡。”这是说文辞高超而特异(诡)。由“高”又可以引申为“直立”,如苏辙《次韵洞山克文长老》:“无地容锥卓。这是说连能直立一把锥子的地方都没有。由“高” 还可以引申为“远”的意思,如《汉书・霍去病传》:“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请注意:徐积《谢周裕之》“两卓合六尺”中的“卓”字,是“桌”字的通假字。古代以“卓”代“桌”是常见的,后世则有了明确的分工,不能互相借用。


细说汉字

这是“须臾即得”的“臾”字,读作yú,原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其上部为左右两只手,中间是面朝左的一个人,合起来像两只手捉持人的头部的情景。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捉人之形。③是小箓的写法。④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束缚捽(zuó)抴(yè)为‘臾’。从叟-丨(“叟”去掉下面的“又”,此字符无法输入)从乙。”许慎认为“臾”的本义为“揪、拖”是对的,但对该字的形体分析不妥。“臾”字的本义早已消失,后世均用其假借义,与“须”字组成“须臾”一词,表示时间很短,如范成大《晓枕》:“陆续满城钟动,须臾后巷鸡鸣。”大意是:满城的大钟陆续地敲响,一会儿后巷的雄鸡也叫了。另外,当“臾”字读作yǔ时,那是指古代的弓名,如《周礼・考工记・弓人》:“谓之夹、臾之属。”所谓夹、臾都是古代最弱的弓。 请注意:“臾(yú)”与“叟(soǔ)”的形体相似,但其音、义都不同,不能相混。


细说汉字

王昌龄《闺怨》诗中有“悔教夫婿觅封侯”一句,这“侯”字的原义是什么呢?你看甲骨文①的上部和左侧的半包围形体——“厂”是支撑起来的箭棚,上古就叫“侯”,如同今天的“靶子”。下部是一支箭,是表示射中靶子了。金文②基本同于甲骨文的形体。小篆③最上部増加了一个面部朝左的人,表示“射侯”与人有关。④是楷书的写法,把“人”和“厂”交错重组。即小篆“人”表示身体的那一曲笔变为横折,与“厂”的横笔结合成为“侯字头”;小篆“人”表示手臂的一笔与“厂”的竖撇笔结合成为单人旁“亻”。至于表示剪头的“矢”则不变。其实,如果按小篆的写法,“侯”本应写做“矦”。

古代有“射候”之礼,凡是能射中“侯”的就是了不起的男子。从这里就引申出有本事的人可以称“侯”,后来又变成了官职的等级,也就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如《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大意是天子制定的俸禄和爵位共分为公、候、伯、子、男这五等,后来又引申为有国者通称为“侯”,正如郑玄所说的:“侯,君也。”到了唐代,士大夫之间的尊称也可以是“侯”,“侯如何如何”与“君如何如何”一样,如杜甫所说的“李侯有佳句”也就是李君有好诗的意思。《红楼梦》里所说的“侯门公府”,是指显贵之家,决无封候之意。

至于福建省“闽侯县”的“侯”,应读为hòu,而不能读hóu。还要请注意:“时候”、“问候”、“等候"、“候车”、“征候”等中的“候”,中间有一小竖。又“候”字不能组成新的形声字,而由“侯”字所组成的“猴”、“喉”、“瘊”、“睺”、“糇”、“堠”、“篌”等形声字均无当中的一小竖。


细说汉字

这个“侵”字变化较大。甲骨文①左边是个“牛”(如牛头的形状,两角上弯),右边的上部是一把“帚”(笤帚),右下部是一只手,这是手持笤帚给牛扫土的意思,牛头上的三个点儿是表示扫下来的尘土。可见这是个会意字。金文②的右上部是面朝右的一个人(以“人”代“牛")、左下部是一只手持帚,给那个人扫臀部扫腿,“帚”下的左右两点儿,也代表扫下来的尘土。可见金文②是以“人”代“牛”,而小篆③则把“人”移到左边去,右边是以手持帚,同样表示给人打扫尘土的意思。④是楷书的写法,右边的“手持帚”之形省简了。

“侵”字的本义是“打扫”。因为打扫卫生总是“渐进”进行的,所以“侵”字就可引申为“渐进”之义,如“侵晨”就是渐近早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侵晨进攻。”也就是说天蒙蒙亮就进攻。“侵略”也像扫地一样,一步一步向前扩展,所以“侵”又申“侵犯”之意,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强不侵弱。”另外,《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这个“侵”字可不当“侵犯”讲,这里的“侵”字是由“侵吞”之义再次引申出来的,当“荒年”讲。原话是说:五谷长得不好,就叫做“大荒年”。《汉书・田蚡传》“田蚡(fén,鼢鼠的名称专用字,同鼢)貌侵。”这个“侵”是“寝”的假借字,是“相貌丑陋”意。原意是说田蛉这个人相貌很丑。


细说汉字

这是“四时保平安”的“保”字。这个字很有意思,你看甲骨文①是面朝左的一个大人,其手臂特别长,在其背后接抱着一个婴儿(子),关心备至,细心照料。金文②也同于甲骨文的形体,而且更像背孩子之形。小篆③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大人”变成了左边的“单人旁”,“子”的下边又加了左右两点,似乎是把小孩的腿用襁褓包起来的意思。楷书④保留了小篆的笔画,只是将曲笔变为直笔而已。

“保”字的本义就是“抚养”,如《尚书・康诰》篇中有“保赤子”的话,通俗地说就是“抚养好初生的婴儿”。从“抚养”又能引申为 “保护”,如《左传・昭公八年》:“民力雕尽……莫保其性。”大意是:民力竭尽了……没有什么办法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庄子・盗跖》中有:“大国守城,小国入保。”这个“保”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保”字也正是后世的“堡”字。筑“堡”就是为保卫,只是在“保”字之下增加了ー个“土”字表示“堡”是用土建成的。这是一个后起的上声 (保)下形(土)的形声字。自从“堡”字产生以后,二字有了明确的分工,再不用“保”字代“堡”了。


细说汉字

这是“秋高气爽”的“爽”字,本为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形体,中间是“人”形,两腋下似有相同的器物。②是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的形体相似。③是楷的写法。

《说文》:“爽,明也。”这是对的。“爽”字的本义为“明亮”、“光明”,如《尚书・牧誓》中的“爽”,陆德明的释文:“爽,明也。”李白《酬裴待御对雨感时见赠》:“风严清江爽。”意思为风刮得很紧,清江格外明亮。又能引申为“畅快”如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由“明”又可以引申为“开朗”,如《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概。”大意是:桓温的性格开朗而又有风度和气概。


细说汉字

“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这个“僚”字本为“寮”,《说文》中写作“竂”。①是甲骨文形体,像在室内燃柴之形,可见这是个会意字。②是小篆的形体,以“僚”代“寮”。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僚,好貌。从人尞声。”其实,当“好貌”讲的本是“嫽”字。“僚”字的本义是指人的官职,典籍中常将“寮”代“僚”,如《诗经・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大意是我们虽然做不同的事,但我和你们都是相同的官职。在一起做官的人称为“同僚”、“僚友”。春秋时对奴隶的一个等级也称“僚”,如《左传・昭公七年》:“隶臣僚,僚臣仆。”意思是隶役使僚,僚役使仆。至于《诗经 ・陈风・月出》“佼人僚兮”中的“僚”字,那是“嫽”字的通假字。这句诗的大意是:佼人(美人)的仪容真漂亮啊!

请注意:从魏晋以后对分布在四川、陕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蛮夷也泛称为“僚”,不过这个“僚”必须读作lǎo。另外,根据今人的汉字伪化方案,不伪化成“亻了”。


细说汉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个“疑”字本为象形字。甲骨文①是正面站着的一个人,面部转向左,张开嘴巴,像左顾右盼的样子。这就是“疑”的初造字。金文②变化较大,左上部増加了“牛”,是声符;下部为“辵(chuò,《说文》:“辵,乍行乍止也。”)”表示行动义。③是小篆的形体,由金文演变而来。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疑,惑也。”这是对的。可是“从子止匕,矢声”则不可信,因为这仅仅是依据小篆分析;再说,许慎也并未讲明“疑”字的各部分在该字中的含义。

“疑”字的本义是“疑感”、“怀疑”,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无所复疑,宜为之备。”由此又可以引申为“犹豫不决”,如《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疑事无功。”这是说:行动犹豫则办不成事,办事犹豫则无功效。贾谊在他的《论积贮疏》中说:“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这是说:远方那些能与皇帝相比拟的人,都会一齐起来的。可见这里的“疑”字是“拟”字的假借字,应读作nǐ。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感谢您的中肯建议和理性评价!
游客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文章更多...
  • [字疏] 正字疏【一画一部】 日期:2019-07-21 22:42:37 点击:417 好评:0

    李白的《蜀道难》中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字就是最小的自然数。①是甲骨文的形体,②是金文的形体,③是小篆的形体,④是楷书的形体。这四种形体是一脉相承的。“ー”字讲法很多,主要有这样几种:当最少的整数用,比如一人、一马,一...

  • [字疏] 正字疏【三画亼部】 日期:2019-08-26 12:00:43 点击:346 好评:0

    这是个“亼(jí)”字,是小篆的形体。这个字至今在甲金文字中还没有发现过。这是个会意字,三画聚合在一起,表示“集”的意思。《说文解字亼部》:“亼,三合也。”实际是“集”的异体字。 这个字现在不单独使用了,仅作部首字用。凡由“亼”字所组成的字,...

  • [字疏] 正字疏【三画大部】 日期:2019-09-24 06:03:08 点击:280 好评:0

    “大”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金文②、小篆③都像“人”形。楷书④则把人的两臂伸平变成了一横,看起来还是人叉腿张臂而立的样子。“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上古以人为大,这就成了“大...

  • [字疏] 正字疏【二画又部】 日期:2019-07-21 22:41:04 点击:278 好评:0

    又部 这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又字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一只右手张开手指的侧视形。其向左上方伸展的笔画是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重叠形;向左下方伸展的一笔是大拇指;中间的一笔是食指;向右下方伸展的一长笔是手臂。金文②就更像一只张开的右手爪了。...

  • [字疏] 正字疏【二画冫部】 日期:2019-07-24 09:35:12 点击:273 好评:2

    冫部这个“冬”字本是“终了”的“终”字,你看甲骨文①多么形象,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那么再要表示“末了”的意思又该怎么办呢...

热点文章更多...
  • [字疏] 正字疏【一画一部】 日期:2019-07-21 22:42:37 点击:417 好评:0

    李白的《蜀道难》中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字就是最小的自然数。①是甲骨文的形体,②是金文的形体,③是小篆的形体,④是楷书的形体。这四种形体是一脉相承的。“ー”字讲法很多,主要有这样几种:当最少的整数用,比如一人、一马,一...

  • [字疏] 正字疏【三画亼部】 日期:2019-08-26 12:00:43 点击:346 好评:0

    这是个“亼(jí)”字,是小篆的形体。这个字至今在甲金文字中还没有发现过。这是个会意字,三画聚合在一起,表示“集”的意思。《说文解字亼部》:“亼,三合也。”实际是“集”的异体字。 这个字现在不单独使用了,仅作部首字用。凡由“亼”字所组成的字,...

  • [字疏] 正字疏【三画大部】 日期:2019-09-24 06:03:08 点击:280 好评:0

    “大”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金文②、小篆③都像“人”形。楷书④则把人的两臂伸平变成了一横,看起来还是人叉腿张臂而立的样子。“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上古以人为大,这就成了“大...

  • [字疏] 正字疏【二画又部】 日期:2019-07-21 22:41:04 点击:278 好评:0

    又部 这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又字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一只右手张开手指的侧视形。其向左上方伸展的笔画是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重叠形;向左下方伸展的一笔是大拇指;中间的一笔是食指;向右下方伸展的一长笔是手臂。金文②就更像一只张开的右手爪了。...

  • [字疏] 正字疏【二画冫部】 日期:2019-07-24 09:35:12 点击:273 好评:2

    冫部这个“冬”字本是“终了”的“终”字,你看甲骨文①多么形象,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那么再要表示“末了”的意思又该怎么办呢...

栏目列表
站长推荐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正字疏【一画一部】
发布:2019-07-21 22:42:37
点击:417  佳度:0
正字疏【三画亼部】
发布:2019-08-26 12:00:43
点击:346  佳度:0
正字疏【三画大部】
发布:2019-09-24 06:03:08
点击:280  佳度:0
正字疏【二画又部】
发布:2019-07-21 22:41:04
点击:278  佳度:0
正字疏【二画冫部】
发布:2019-07-24 09:35:12
点击:273  佳度:2
正字疏【三画宀部】
发布:2019-08-23 14:43:14
点击:263  佳度:0
正字疏【三画夕部】
发布:2019-08-20 21:51:16
点击:261  佳度:0
正字疏【三画山部】
发布:2022-10-16 17:27:59
点击:248  佳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