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李退山文集  |  高级搜索  |  TAG标签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汉泊客文化网

汉泊客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哲 > 中国历史 > 汉晋六朝 >

陶元珍逸文拾遗

时间:2017-08-02 21:20来源:网络 作者:陶元珍 责编:caian 点击: 小字中字大字汉典
序 陶元珍先生(1908-1980),中国四川省安岳县城南乡人。1934年在武汉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孟森、钱穆致力于史学研究,七七事变后间关归至大后方。青年时代即以发表《三国食货志》《三国吴兵考》等著作知名于世。随后研究明清史特别……

陶元珍先生(1908-1980),中国四川省安岳县城南乡人。1934年在武汉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孟森、钱穆致力于史学研究,七七事变后间关归至大后方。青年时代即以发表《三国食货志》《三国吴兵考》等著作知名于世。随后研究明清史特别是清大内档案,亦卓有成效。历任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台湾大学史学系教授。1980年6月终于台北。

陶先生的许多作品由于发表年代久远,不易找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出版物更是罕见,文章散失者众多。今日如小子辈者,知道陶先生者,已不多矣。小子也不过因为写作需要,而在搜寻有关《三国志》的食货志部分时与陶先生偶然邂逅,汗颜。

转贴几篇陶先生的文章,聊表敬意。

——老谌

借荆州原委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七借荆州之非条,谓借荆州之说,出自吴人事后之论,並非当日情事。案孙权确曾以土地借与刘备,瓯北之说,实未尽当。据吴志孙权传及周瑜传,建安十四年曹仁退走,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江陵遂为孙氏所有。刘备虽与周瑜程普同追曹操,(瑜传注引吴录)江陵下后,备仅得南郡江南地而立营於公安,(瑜传及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並未据有江陵也。厥后瑜诣京见权,建议取蜀,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道於巴丘病卒。(瑜传)时瑜部众犹在江陵,瑜虽卒,江陵固仍为孙氏所有也。瑜临卒,上书荐鲁肃自代,既卒,权以肃为奋武校尉领瑜士众屯江陵,(吴志鲁肃传)守将虽易,尚未放弃江陵也。肃传云:“后下屯陆口”,孙权传亦记建安十五年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至是江陵始由备军屯驻。权何故弃江陵而不守?此必权於是年以江陵借与备也。江陵乃荆州大城,南郡首邑,后为州治,故吴人张大其辞有借荆州之说,非毫无根据也。以江陵借与刘备,自係鲁肃建议,肃为孙权方面主张联合刘备最力者,孙权谓肃劝借地与备为其一短,(吕蒙传)应即指肃劝借江陵与备事。备得江陵,南郡境内江陵以西诸地遂亦随而归备矣。其时长沙零陵桂阳武陵诸郡並无关大局,备得江陵以前,虽已独力收取此四郡,仍不足以自立,至得江陵,而至势不可侮,则鲁肃传所记曹操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事或可信,而权实大有造於备也。

江夏郡本属刘琦,赤壁战后,北部归曹操,南部归孙权,孙权首任江夏太守为程普,普卒,孙皎继之。(吴志程普传及孙皎传)孙权据有江夏南部,初未得刘备承认。厥后权备於建安十九年中分荆州,江夏属权,南郡属备,此含有相互承认性质,尚为平允,而备独立取得之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亦被权横分长沙桂阳二郡以去,是表面上权备各得三郡,实际则备独蒙损失也。权於此尚不满足,卒於建安二十四年乘关羽北伐之际,更袭夺南郡武陵零陵,此由权立国江东,不得不争上游以自固,是非曲直可不具论矣。

山越人之体格

山越为越人之伏处深山者,殆无疑义,其体格颇具特点。梁书卷五十四记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秦论来到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论方土风俗,论具以事对。时诸葛恪讨丹阳,获黝歙短人,论见之,曰,大秦希见此人。权以男女各十人,差吏会稽刘咸送论。咸於道病故,论乃径还本国。案诸葛恪讨丹阳,即嘉禾三年至六年间讨平丹阳山越事。梁书记秦论至吴年代有误,而所记孙权以黝歙短人男女各十人送论一节,则固可信。黝县即黟县黟本作黝。黟歙时並属新都郡,而新都本自丹阳分出,接壤密迩,同为山越巢穴所在,恪之讨丹阳山越,新都郡尉陈表即奉命与恪参势,(吴志陈武传)所谓黝歙短人,当即表所得二县山越,梁书以为恪事。由梁书所记,吾人可知山越人之体格,一般应均较短,黟歙二县如此,他地之山越亦可推知。更可知春秋时吴越之民体格亦必较短,身短则不惯用长兵,吴越人之喜用剑,与其体格固有关也。余曩撰三国食货志,曾引梁书此条以明吴海上交通之发达,而由所谓黝黟短人足知山越人之体格一点,则未指出,兹故论及。惜关於山越人体格之记载,余仅见此一条,诸家考山越者,前人如王鸣盛,近人如刘芝祥吕思勉叶国庆高亚伟诸氏,则並此亦未见。史文不详,有赖推测,虽山越往矣,不可复见,余所推测,自信当不其谬也。

汉高祖对楚战略在抗战中的应用

在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楚常胜而汉常败,但得到最后胜利的,却是汉而不是楚。“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终於在乌江自刎了。

项羽对他自己失败的原因,可说至死还不明白。他在垓下被围时,曾高歌致慨於“时”之“一利”。他突围到东城时,又曾对他的残部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然今卒於此,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他在乌江自刎前,还对乌江亭长说他的失败是由於“天”。真的项羽之亡“非战之罪”吗?真的所谓“天”或“时”可以支配人事吗?

原来项羽之为人,能战而不善战,有战斗力而不知战略,这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战斗力好比是财产,而战略则好比是理财的方法。有财产而不知理财,势必在用财之时,分配失当,终归是要贫困;有战斗力而不知战略,势必於用兵之际,调度失宜,结局又怎会不溃败呢?

项羽在少年时代,管说“愿学万人敌”,但他的叔父项梁教他兵法,他却又仅“略知其意”便了事,“不肯竟学”。后来因为累次打胜仗,他格外自负他的武勇而忽视战略的重要。他在临死前还亲杀汉军多人,证明他之败亡非战之罪,大概人心目中所谓战,不过是冲锋陷阵斩将★旗一类事而已。其实这些事都是偏裨小将的任务,主持战争全局的人,最需要的还是谋略。项羽之勇是“匹夫之勇”一点不错。

至於汉高祖,则与项羽大不相同。汉高祖的胜利,是最后的胜利,也就是战略的胜利。项羽曾要求与汉高祖单身决斗,汉高祖回答说:“吾甯斗智,不能斗力”。汉高祖何尝不能斗力?他斗智即是斗力。运用智慧以指挥千万人使各得其用,便是绝大的力量。他所谓“不能斗力”是不屑逞“匹夫之勇”,项羽则徒逞匹夫之勇而不能斗志智,宜乎在最后的一幕,刘胜而项败了。

当然目前的中日战争,与过去楚汉战争,性质并不相同,因为楚汉战争是国内战争,而目前的中日战争则是国际战争,不过汉高祖的对楚战略是可供我们现在参考的。据笔者的观察,汉高祖的战略,似已被我军事当局采用了。在这篇短文中对汉高祖的战略稍加分析并指明其在抗战中的应用,於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念一点也许不无帮助罢。

汉高祖的对楚战略

汉高祖的对楚战略,第一是师出有名。春秋时晋大夫狐偃曾说:“师直为壮,曲为老。”这两句话真是千古名言。如何为直?如何为曲?师出有名则直,师出无名则曲。换言之,作战得有作战的正当理由。有理的一方面,虽弱亦强;无理的一方面,虽强实弱。说到作战的理由,汉高祖是很充分的。汉高祖和项羽都是楚王的臣下。楚王约定:谁先入关,谁就做关中的王。汉高祖先入关,如约应王关中,项羽却远封汉高祖到汉中,这是项羽失信的地方。项羽阳尊楚王为义帝,自称西楚霸王,不久就派人将义帝害死,是於背信之外又犯了弑君的大罪。汉高祖出兵讨伐项羽的弑君和背信,名义是很正大的,项羽这边则毫无理由可言。当汉高祖和项羽在广武隔涧对语时,历数项羽的罪状,项羽除了放冷箭把汉高祖射伤之外,并不能答覆一句话,可见项羽只讲“力”,不讲“理”。只讲力不讲理,终归是要失败的。劝汉高祖为义帝发丧的新城三老董公曾说:“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这几句话说得很透。澈,项羽之必失败,董公也许已先料着,因为项羽“放杀其主”,是“天下之贼”,一旦“明其为贼”,还愁他不败吗?

第二是利用地形。中国的地势,东部低,西部高,东部平坦,西部险峻。由军事的立场看来,西部的地形远较东部有利。特别在古代,人类征服天然的力量有限,险峻的地形对战事更有绝对的重要性。司马迁在六国表序面说:“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故禹兴於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与自蜀汉。”这几句话特别指出中国西部地形之重要,并提到汉高祖成功与地形之关。兹就汉高祖所得到的地形方面的便利略为说明。汉高祖虽先入关,因为项羽随后亦到而兵力远较汉高祖为强,关中地方遂又归项羽支配。项羽并没有认识到关中地方的重要,韩生劝他建都关中,他却想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绵夜行,人谁见之。”仍还都彭城,把关中地方分给章邯董翳司马欣等三个降将,以为汉高祖既已远去汉中,此三人可以把他堵住,试问这三个人岂是汉高祖的敌手?果然项羽离开关中不久,汉高祖便出兵复取关中。汉高祖认识关中的重要,务必取为根据地,这是汉高祖的得着。项羽不能认识关中的重要,让汉高祖很容易地便再取得关中的地方,这是项羽的失着。汉高祖取得关中,悄就军事地形说,已立於不败之地。及他出关东伐在彭城大败之后,仍能据守★阳成★及京山索山一带险要地方,阻止楚军的西进。关中像一座大城,★阳成★一带无异是一道外郭。汉高祖据着这一道外郭,便可攻守裕如,随时予以项羽以莫大的威胁,这便是汉高祖的胜着。项羽与汉高祖在★阳成★一带相持达数年之久,始终不能长驱西进,这便是项羽的败着。

第三是确保饷源。关中不仅地形险固,中央的渭水平原,土壤也是很肥沃的,所以农产丰富,号称陆海。汉高祖在关东与项羽战,以关中作根据地,已不忧军粮的匮乏,再加上原有的巴蜀汉中等富饶地方,更可使给养优裕,而且★阳成★附近的敖仓,始终被汉军住,面有的是秦代遗留下的大宗粮食,可以就近取用,并无转运之劳,越发使汉军显得士饱马腾了。汉军之能作持久战,固由於据有优越的地形,而军粮充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反之,项羽对於军粮一层,似乎一向就没有十分注意,他后方的积聚常被彭越焚烧,以致运不继,他对汉军的饷源,却无法夺取或断绝。结果,汉军常饱,楚军日饥,并未战败的项羽,终不能不撤兵东归,这又是项羽的败着。至於汉高祖在百忙中还能举办新税“算赋”即人口税,以补助军用,更非项羽所能企及了。

第四是确保兵源。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士兵是不断有死伤的。欲军力之长期保持,必常有大批壮丁补充缺额。那来这许多壮丁呢?靠招募是不行的,必施行徵兵制。施行徵兵制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户口经过详密的调查,一是人民有安定的生活。户口未经过详密的调查,谁该服兵役,政府无从知道。人民无安定的生活,则多亡匿山泽,纵政府知道谁该服兵役也无从去找他。汉高祖入咸阳,萧何便自秦丞相府取得各项文册,户口册自必在内,有秦代的纪录作根据,无怪以后萧何在关中办徵兵办得很容易。汉高祖入关未久,便悉除秦苛法,仅与秦民约法三章,及他再取关中,更尽力安辑百姓,关中人民在汉高祖统治之下,算是能安居乐业了。人民安居乐业,推行徵兵制自很容易。汉高祖在前方作战,萧何能屡次发关中弟子补充前方,使汉军势常得由危复振,正因为当时对确保兵源一点很注意。反之项羽生性是喜欢烧杀的,他烧咸阳至火三月不绝,他在新安坑杀秦降卒,一下就是二十馀万,这样残暴的人,如何将境内治理得好,更说不上怎样施行徵兵制了。项羽大概没有行徵兵制,所以他与汉高祖相持数年的结果,不仅食尽,而且兵少,兵少食尽,如何不败?项羽因为手下江东子弟八千人都已死散,便无颜再回江东,其实徵兵制若行得好,八千人的损失真不算什麽,再补充八千人就是,何至没有办法?诚然项羽逃至乌江时已陷入绝境,即使渡江过去,也决不能保有江东,所以一死了事。诚然项羽损失的并不止江东的八千人。不过他在往时若能和汉高祖一样注意兵源,也许结局不会如此可悲罢。

第五是攻敌后方。汉高祖不仅在★阳成★一带对项羽作正面的抵抗,并尽力攻击项羽的后方。参加攻击项羽后方的军队,有正规军,也有当地的游击队。游击队的首领是彭越,彭越对破坏项羽后方的工作,做得很有效,几次使项羽不得不从前方抽身回来“扫荡”他,但他的声势,因项羽的扫荡却越来越浩大,项羽并不能消灭彭越,前方的军事反被耽误了。正规军分两枝,北边一枝由韩信率领,南边一枝由项羽部下投降在汉高祖方面的黥布率领。韩信真不愧为名将,他在很短期内攻下了项羽的与国魏赵齐诸国,以庞大的军容出现於项羽的背后。黥布也不弱,他颇能招集他的旧部,为项羽守淮南的周殷也归附了。有韩信黥布彭越三枝军队在项羽的背后,再加上汉高祖本人统率的大军,使项羽陷入罗网之中,他撤退到垓下时,便被汉军四面围困,而汉楚双方的胜负也就决定了。汉高祖能攻击项羽的后方,项羽则不能攻击汉高祖的后方,汉高祖的后方关中巴蜀等处始终是安若磐石的,这又是汉高祖的胜着。

第六是解散敌众。汉高祖不仅和项羽硬打,并且对楚军采用离间和招降的办法。黥布是项羽手下第一员勇将,便被汉高祖招降过去。~范增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臣,因汉高祖采用陈平的反间计,使项羽对~范增怀疑,~范增一怒归去,项羽遂失掉了灵魂了。其他项羽臣下降汉的还很多,如大司马周殷就是很著名的一个,至於士兵更不用说。连项羽的叔父项伯也暗中附汉,项羽真可谓处於众叛亲离的境地了。不亡何待?当项羽在垓下被围时,听见汉军四面皆作楚歌,大惊说:“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至此才明白他的部下已多投降汉军,只好突围出走,但项伯和汉高祖的关,也许项羽至死还不知道罢。汉高祖能招降项羽的部下,项羽则不能招降汉高祖的部下。韩信原在楚做过郎中,因项羽不用他,遂去楚归汉。及韩信平齐,项羽知道汉高祖和韩信夹攻之下自己的地位已很危险,乃派武涉去说韩信,劝他反汉归楚,或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韩信却谢绝武涉的劝告,不为所动,可见项羽连自己的旧部都招不回来,更说不上招降汉高祖的心腹亲信了。汉高祖豁达大度,用人不分界限,项羽则特别看重自己的本家或亲戚,一个得众心,一个失众心,不是偶然的。

汉高祖对楚战略在抗战中的应用

汉高祖对楚战略,在此次对日战争中,可说都已采用,而且很成功。第一说到师出有名。我们对日作战,理由是很正大的。我们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生存而战,为保卫自己的领土而战,为保障世界的和平而战,为伸张人类的正义和公理而战,我们理直,所以气壮,理直气壮,便是绝大的力量。我们并不好战,我们之终不能不出於一战,是日本无理压迫的结果。日本此次作战则毫无理由可言。他们以武力侵犯中国,为的是妨碍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为的是抢中国的领土,为的是扰乱世界的和平,为的是破坏人类的正义和公理,他们理曲,所以气馁,理曲气馁,便是绝大的弱点。日本可以不战,日本之务必穷兵一逞,是贪得无厌的表示。西汉时魏相曾说:“★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於己,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於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我们的兵,是义兵,也是应兵;日本的兵,是忿兵,是贪兵,也是骄兵。我们并不希望“王”,“胜”是有把握的。日本若不知改悔,岂但“破”“败”,“灭”也未尝无可能啊。

第二说到利用地形。第一期抗战是平原战,敌我在地形方面的机会是均等的。第二期抗战是山地战,我军在地形方面所得到的便利很大,反之,敌军在地形方面,却遇着很大的障碍。我军凭藉有利的地形,攻有建瓴之势,守有磐石之固,进退极为自如;敌军则扼於地形,难进易退,军行不免停滞。从汉至今,二千馀年,人事的改变虽很大,地形的改变却很小。山多路险的西部中国,依然是难攻易守,试比较武汉沦陷前和武汉沦陷后敌军进犯的速度,就可知道在第二期抗战中地形对我如何有利了。因经济中心的迁移,四川已代替了汉时关中的地位,今日的四川就是昔日的关中。四川周围多山,中有广大的沃野,形势正和关中一样,而规模却更为宏阔。以四川为复兴民族的根据地,复兴大业是不难完成的。

第三说到确保饷源。四川湖南都是有名的粮食出产地,自抗战以来每年告丰收。政府大量收买食粮,一方面使民间馀粮有销路,不至於贱伤农,他方面因而对军食有很充分的备。现在存储着的粮食有多少,我们虽不知道,大概供给数年军食总不成问题罢。再看日本日本的情形,日本正严重地感觉着食粮不足的恐慌,今年日本西部大旱,是百六十年来未有之奇灾,随年成之荒歉,米价已经高涨,预计日本明年不敷食米当在二千万石以上。这不仅使民食发生困难,就是军食也要受到重大的影响。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是将士鼓腹,日本则士众饥馁,不必多打仗,胜负已决定了。

第四说到确保兵源。中国人口众多,兵员的供给,向来不感困难,自抗战发生,政府极积推行徵兵制度,各地均有大批壮丁待命出动,所以补充旧军的缺额或成立新军都很容易。我们的军队愈战愈强,兵源充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日本虽久行徵兵制,究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中家,生产分子多以个人为单位,而不以家庭为单位,如兵源徵发太多,立刻就要影响全国的生产事业,所以日本兵员的补充是有限的。几年来日本军在中国累次大批死伤,缺额无限,补充有限,连许多训练不够的人都被迫来华了。这充分表现出日本人力不足的恐慌,项羽兵少而疲的苦闷,日本军阀早已感觉到,我想日军总有无人补充的一天,现虽免强补充,因军队素质之变劣,伤亡必愈众,则缺额愈多,缺额愈多,愈不易补充了。

第五说到攻敌后方。七年来敌军号称领了中国许多地方,其实敌人所据的只是一些据点和交通线,离据点交通线稍为远一点的地方,依然是我们的。我们的地方政府在那有的是正规军,有的是游击队,随时在敌人后方予敌人以严重的打击。就是在敌人已领的据点中或交通线旁,也埋伏得有我方不少的队伍,相机活动,使敌人防不胜防。敌人也曾努力所谓“扫荡工作”,但敌人除了疲於奔命之外,并无若何成绩,我们的军力反而更增强了。一旦我大军全线进攻,敌人在四面包围中一定崩溃的。

第六说到解散敌众。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事之时,满以为可以速战速决,谁知时逾七年,战事还是在无限期的进行中,不仅不能速决,好像已永远达不到所谓“解决”的目的。日本军队的伤亡率,一天一天的增加,日本军费的支出,一天一天的膨涨,为补充兵员,为筹措军费,日本政府已愈来愈没有办法。因胜利的渺茫,因战争的无意义,因负担的增重,因生活的困难,日本的兵士和一般人民之被胁从,我们是委能原谅的。对日本军民输诚来归的,我们尤为优待。我们的善意,大多数的日本兵士和人民必能默契。在日本军中,在日本国内,反战思想正★漫着,并已行动化了。骄暴的日本军阀,如还执迷不悟,日本必有总崩溃之一日。

我们在抗战中所用的战略,当然不限於汉高祖的对楚战略,但即此已足操胜算,只看我们是否能继续努力罢了。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感谢您的中肯建议和理性评价!
游客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头条更多...
  • [汉晋六朝] 葡萄藤上的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的三段缘 日期:2017-09-17 19:13:43 点击:200 好评:2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之患,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和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压制匈奴。一个叫张骞的郎官报了名,最终被选...

  • [汉晋六朝] 汉军大破匈奴的历史证据《燕然山铭》被发现 日期:2017-09-14 09:33:06 点击:178 好评:0

    当我们在回忆汉武大帝指挥骁勇的“冠军侯”霍去病在戈壁沙漠、茫茫草原大杀四方之时,传说中的汉军大破匈奴最后一役的历史证据被找到了!东汉时期,汉朝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大破匈奴,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为大破匈奴所...

  • [汉晋六朝]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日期: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好评:2

    大汉与罗马,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呢?看看孙机怎么说。本篇演讲者孙机,同时也是服饰史方面的专家,他所著书籍如《中国古舆服论丛》等,汉服爱好者可参考之...

热点头条更多...
  • [汉晋六朝]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日期: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好评:2

    大汉与罗马,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呢?看看孙机怎么说。本篇演讲者孙机,同时也是服饰史方面的专家,他所著书籍如《中国古舆服论丛》等,汉服爱好者可参考之...

  • [汉晋六朝] 葡萄藤上的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的三段缘 日期:2017-09-17 19:13:43 点击:200 好评:2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之患,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和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压制匈奴。一个叫张骞的郎官报了名,最终被选...

  • [汉晋六朝] 汉军大破匈奴的历史证据《燕然山铭》被发现 日期:2017-09-14 09:33:06 点击:178 好评:0

    当我们在回忆汉武大帝指挥骁勇的“冠军侯”霍去病在戈壁沙漠、茫茫草原大杀四方之时,传说中的汉军大破匈奴最后一役的历史证据被找到了!东汉时期,汉朝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大破匈奴,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为大破匈奴所...

最新文章更多...
  • [汉晋六朝]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日期:2021-04-17 15:12:27 点击:391 好评:2

    东汉未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分天下,孙吴据江东,拥有汉王朝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扬州为孙吴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隶属扬州丹阳郡的皖南毗邻孙吴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皖南山高林密,水网密布,沟壑万千,绵延千里,自古为山越及...

  • [汉晋六朝] 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 日期:2017-03-14 11:55:03 点击:254 好评:0

    温馨提示:建议使用电脑查看本文档!...

  • [汉晋六朝] 曹操称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为何不杀他,反杀杨修? 日期:2018-02-16 19:13:49 点击:243 好评:0

    曹操的江山,最终被司马懿给夺过去了。而且曹操生前并不是没有看到司马懿的危险,他自己就说,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为什么却并没有杀他,反而杀了杨修呢?“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

  • [汉晋六朝] 冉天王闵《讨胡檄文》 日期:2018-06-27 10:53:26 点击:239 好评:10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

  • [汉晋六朝] 北京大兴城区原三合村发现北魏时期朝鲜人墓葬 日期:2018-05-23 15:32:19 点击:208 好评:0

    2015年,考古专家在北京大兴城区原三合庄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古代墓葬群,一共发现129座古墓,包括有辽代壁画墓、唐代县令墓、东魏、北魏胡化墓葬群。其中一座距今1400多年的北魏时期古墓格外引人注目...

热点文章更多...
  • [汉晋六朝]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日期:2021-04-17 15:12:27 点击:391 好评:2

    东汉未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分天下,孙吴据江东,拥有汉王朝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扬州为孙吴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隶属扬州丹阳郡的皖南毗邻孙吴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皖南山高林密,水网密布,沟壑万千,绵延千里,自古为山越及...

  • [汉晋六朝] 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 日期:2017-03-14 11:55:03 点击:254 好评:0

    温馨提示:建议使用电脑查看本文档!...

  • [汉晋六朝] 曹操称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为何不杀他,反杀杨修? 日期:2018-02-16 19:13:49 点击:243 好评:0

    曹操的江山,最终被司马懿给夺过去了。而且曹操生前并不是没有看到司马懿的危险,他自己就说,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为什么却并没有杀他,反而杀了杨修呢?“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

  • [汉晋六朝] 冉天王闵《讨胡檄文》 日期:2018-06-27 10:53:26 点击:239 好评:10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

  • [汉晋六朝]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日期: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好评:2

    大汉与罗马,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呢?看看孙机怎么说。本篇演讲者孙机,同时也是服饰史方面的专家,他所著书籍如《中国古舆服论丛》等,汉服爱好者可参考之...

栏目列表
站长推荐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发布:2021-04-17 15:12:27
点击:391  佳度:2
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
发布:2017-03-14 11:55:03
点击:254  佳度:0
曹操称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为何不杀他,反杀杨修?
发布:2018-02-16 19:13:49
点击:243  佳度:0
冉天王闵《讨胡檄文》
发布:2018-06-27 10:53:26
点击:239  佳度:10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发布: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佳度:2
北京大兴城区原三合村发现北魏时期朝鲜人墓葬
发布:2018-05-23 15:32:19
点击:208  佳度:0
葡萄藤上的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的三段缘
发布:2017-09-17 19:13:43
点击:200  佳度:2
汉军大破匈奴的历史证据《燕然山铭》被发现
发布:2017-09-14 09:33:06
点击:178  佳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