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李退山汉本位集  |  高级搜索  |  TAG标签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汉泊客文化网

汉泊客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哲 > 中国历史 > 汉晋六朝 >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时间:2021-04-17 15:12来源:网络 作者:陆再奇 责编:caian 点击: 小字中字大字汉典
东汉未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分天下,孙吴据江东,拥有汉王朝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扬州为孙吴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隶属扬州丹阳郡的皖南毗邻孙吴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皖南山高林密,水网密布,沟壑万千,绵延千里,自古为山越及……

东汉未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分天下,孙吴据江东,拥有汉王朝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扬州为孙吴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隶属扬州丹阳郡的皖南毗邻孙吴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皖南山高林密,水网密布,沟壑万千,绵延千里,自古为山越及其祖先越人的天下。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基本弃之不管。

汉武皇帝刘彻(前141年-前87年)在位时,淮南王刘安曾上书言:“越为方外之地,断发纹身,和中原习俗很不相同。他们相互攻击,不可胜数,中央政府历来都是不管的。”

孙吴与山越视皖南为自己的领地,孙吴自奠基起,便开始对皖南山越进行镇抚。山越的策略是孙吴与曹魏、蜀汉对抗时,袭抚其后方,迫使孙吴不得不屡屡顾及后方,被迫向曹魏卑词称臣,与蜀汉复盟。

“山越”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灵帝纪》:“建宁二年(169年)九月,丹阳(郡)(注:郡治今宣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山越围太守陈夤(yín),夤击破之”。胡三省《资治通鉴》注解:“山越本亦越人”,因其“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二亦载:“案山越者,自周秦以来,南蛮总称百越,伏处深山,故名山越”。

史载山越人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有断发纹身的习俗。

二战时期,东南亚土著居民加入英军部队,组成的“马来虎”部队,日军死在这支部队手下的极多。在茂密的丛林里,没有任何人是他们的对手。

这些人和山越人无论是体格还是活动环境几乎一模一样。其先祖在炎帝、黄帝时代居住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由于与炎黄、东夷部落争战落败,被迫向林莽密布,瘴气横行的长江中下游一带迁徙。

越人建国大约在公元前1888年左右,始于大禹七世孙少康,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

据《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后更名会稽)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葬会稽。大禹死后,其子启废除禅让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

启为祭祀其父,每年春秋时节派人到越地祭祀。传至少康时,少康担心后人祭祀大禹的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载:“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朝称“扬越”、“荆越”。

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直至传到第38代越王允常(前538—前497年在位)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

允常死后,其子勾践(前497——前465年在位),于周元王姬仁三年(前473,越王句践二十四年)灭吴国,此后将国土扩展到了今山东东南部,并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为越国最强盛的时期。

周赧王姬延九年(前306,楚怀王廿三年),楚威王芈(mǐ)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前339年——前329年在位),乘越国内乱兴兵伐越,杀越王无强,在此设楚国江东郡。越国贵族四散而逃,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皆向楚国朝贡,散居在今浙江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时地名交趾)范围内,或称“吴越”(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或称“闽越”(今福建省境内)、或称“扬越”(今江西省、湖南省境内)、或称“南越”(今广东省境内)、或称“西瓯”(今广西省北部地区)、或称“骆越”(今越南北部和广西省南部地区)等等,史书上统称“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秦末汉初,百越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东瓯(ōu)”(又名东海,在今浙江省、江西省东部境内)、“闽越”(在今福建省境内)、“南越”(在今广东省、广西省东部和湖南省南部地区)、“西瓯(ōu)”(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以及“雒(luò)越”(在今越南北部)。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国大将军王翦降服了居住在今浙江一带的“东瓯”,在此设置了会稽郡;降服了居住在今福建境内的“闽越”,在此设置了闽中郡;统一岭南地区,在此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正月,始皇赢政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因俱怕越民强悍难以制服,实行强制性移民,将居住在今宁(波)绍(兴)平原的越人迁徙到今浙江北部和皖南山区,并移来外地“有罪”的吏民,填补越人走后宁绍平原的空白地,“以备东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阴’”。

“乌程(县治下菰城,今浙江湖州城南二十五里的云巢乡窑头村)、余杭(县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黝(县治今黟县城东2.5公里原龙江乡古城村)、歙(县治今歙县徽城镇)、芜湖(县治今芜湖县黄池镇南0.5公里许的楚王城遗址)、石城县(县治今池州市贵池区原灌口乡石城村)以南,皆故大越徙民。秦始皇刻石徙之。”(《越绝书·记吴地传》)

秦朝未年,闽越君主无诸、东瓯君主驺摇等率越人反叛秦朝,并辅助汉王刘邦攻打楚霸王项羽。

汉王五年(前202),刘邦立无诸(前202.2—前192.2)为闽越国王。

汉惠帝刘盈三年(前192),立驺摇(前192.5—前185.9)为东海王,世人称之为东瓯王。

汉景帝三年(前154),东瓯王跟从吴王刘濞起兵反汉,汉景帝刘启利诱东瓯人杀刘濞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刘濞儿子子驹逃亡闽越,怨恨东瓯杀了他父亲,经常劝说闽越去攻打东瓯。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国出兵进攻东瓯国。东越国自知国力不如闽越国,请求内附汉王朝。皇帝刘彻派严助率兵相救,并应东瓯国请求将其全部迁往淮河流域,原东瓯国故地被闽越国占领。

建元六年(前135),闽越国国王郢(前155—前135.9)发兵攻打南越。郢的弟弟余善与大臣、宗室合谋以郢没有汉王朝旨意擅自攻打南越,为保闽越国不被汉王朝灭国为由,杀死郢。

刘彻立闽越宗室繇(今福建将乐)君丑(前135.9—前120)为“越繇王”,册封余善(前135.9—前110.初)为“东越王”,与繇王并立。

元鼎六年(前111),余善刻“武帝”印玺自称“东越武帝”,公然对抗西汉王朝。刘彻发兵数十万攻打余善,繇王居股(前120—前110年)等人合谋杀死了馀善。刘彻认为闽越之地多山险阻而且民风强悍,命令军吏将闽越人迁徙于江淮一带,降封居股为东成侯。

《史记·东越列传》:“天子曰:东越(即:东瓯)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

部分不愿北迁的越人大多逃到今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境内深山中,数十家或几百家聚居一处,“水行而山处”,“以渔猎、山伐为业”,大都“未尝入城邑”,“白首於林莽”,并保持着其固有的民族习性,”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因长期聚居山地,“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伴随着西汉后期和东汉社会战乱和赋税的不断加重,一些汉人甚至地方上的豪族为逃避战乱和赋税的也都躲在山中。

东汉末年,“小霸王”孙策开拓江东时,百姓和地方土豪因被孙策威名所震慑,孙策未至就逃入山中。“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孙策传》引《江表传》

这些逃入深山之中汉人,为了自保不得不与越人融合,建立自己的组织和社会,不服徭役,不纳租税,自给自足。

由于常年居住在幽深山谷,体格健壮,性情强悍、酷爱自由,大分散、小聚居,“自铸兵甲”,常常以五万人为大渠,三万人为小渠,各渠立渠帅,其首领有“帅”、“大帅”、“宗帅”等诸多称谓,流动于山野之中,老死于林莽之间,入则为民,出则为兵,常利用峻山险谷,易守难攻的地形,凭藉山水险峻,“领人攻没郡县,杀掠官吏豪强”,攻则群至,败则如鸟兽散。“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因此,这些未被汉族同化的百越土著后裔和为逃避压迫、奴役或因其它原因自愿弃汉入蛮的汉人,后人统称其“山越”。

孙吴割据的汉王朝江东之地,地广人稀,人口不足,兵力更是稀缺,与曹魏、蜀汉争雄,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人口来源问题,一则“强者为兵”,满足与曹魏、蜀汉对抗的军事斗争需求;二则“羸者补户”,以获取足以维系政权的赋税需求。

孙吴采取的策略是,对外招抚、诱引魏蜀两国的边境居民到孙吴境内定居;对内则是用武力镇抚山越民众,使其为郡县在籍的编户,并将其中强壮的男子充实到军队中。

据相关史料记载,“孙权嗣立,先后得山越兵不下十三万人。”(《三国吴兵考》)过惯了无租无税生活的山越人自然不愿出深山服徭役、纳租税;孙吴当然也不会允许如此多的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不知孙吴”生活的山越民众。

孙吴与山越间镇抚与袭扰最早可以追朔到孙策还没有独立于袁术时。东汉献帝刘协初平二年(191),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在参加袁绍统领的十八路诸侯讨伐权臣董卓、攻战京都洛阳的战斗中,捡到了汉朝的传国玉玺和氏璧,拟返江东老家,开辟自己的地盘,成就一方霸业。

在袁术派其征讨荆州,攻打刘表战斗中箭身亡。孙坚死后其部下归在袁术旗下,孙坚之弟孙贲(bēn)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任务之一就是为袁术讨伐山越。

孙坚其长子,“小霸王”孙策为完成父亲遗愿,平定江东,向袁术讨还其父孙坚旧部,被袁术拒绝后,投奔丹阳太守、舅父吴景。在舅父的鼎力相助下,千辛万苦召募的数百名兵勇,尚未成军,便遭到丹阳山越大帅祖郎的袭击,孙策本人险此丢掉性命。

兴平二年(195),孙策用玉玺从袁术处换来5000兵马回到了江东,被山越大帅祖郎打得大败。

同年,孙策奉袁术之命平定江东,大败扬州刺史刘繇,刘繇部下太史慈逃入泾县大山之中得到山越人的拥戴。

太史慈便自称“丹阳太守”,孙策讨伐太史慈之战也因此变成与山越人之战。

建安二年(197)二月,袁术称帝,吴侯孙策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奉朝廷诏令共伐袁术,陈瑀暗中勾结丹阳郡境内丹阳、宣城、泾县、陵阳、石城、黟县、歙县7县的山越大帅祖郎、焦已以及吴郡乌程县的严白虎等人,欲攻取孙策拥有的江东诸郡。

建安三年(198) 十二月,袁术再次暗中鼓动山越宗帅祖郎对付孙策。

孙权随孙策讨伐泾县以西六县山越人时,孙权在宣城(今芜湖县青弋江镇),遭山越人偷袭,刀已架到脖子上,若不是周泰拼死相救,孙权就此将命送黄泉。

建安五年(200),孙策欲乘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之机,欲偷袭曹魏都城许都(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东部15公里张番乡古城村),广陵太守陈登为了给自己叔父陈瑀报仇,挑动江东后方的山越人趁机叛乱,致使孙策丧失此天赐良机。

同年,孙策逝世,随孙策创业的将领甚至不得不放弃赴丧,被迫选择留在任地防备山越叛乱。

建安八年(203),孙权第一次西征黄祖,仅剩攻城,后方扬州的山越人却乘机作乱,孙权功败垂成,不得不回兵讨伐。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大战前,周瑜向孙权请兵五万,孙权只给三万,不得不留兵二万用于提防丹阳郡境内歙县、黟县山越。

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曹操攻打孙权的濡须口(指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濡须山在今含山县东关镇境,临河设关谓东关;七宝山在今无为县黄龙乡境,临河设关谓西关。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巢湖的出口),册封盘居在泾县(时泾县辖境包括今黄山市黄山区、旌德县和南陵县部分地区)山区的山越大帅费栈为蕲春太守,偷袭孙权后方,牵制孙权。

黄武七年(228),孙权在石亭(今舒城县境) 斩俘魏军1万余人,正欲全歼曹魏10万大军并占领淮南时,丹阳、吴郡、会稽三郡的山越趁机大肆叛乱,被迫回兵弹压。

宝鼎元年(266)冬十月,吴兴郡(三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治所在乌程,即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永安县(故城遗址在今浙江德清县武康前溪北面)山越头领施但等聚集数千人,在今浙江湖州莫干山一带劫持了吴末帝孙皓的弟弟、永安侯孙谦,欲立其为帝,经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打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仅20余里时便拥兵一万多人,才被剿灭。

史载,孙吴政权内有三患:即,交州之南越,荆州之武陵夷,扬州之山越。交州辖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和河南南部地区,地处孙吴边远地区,对孙吴政权无甚大碍;扬州辖今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和江苏、安徽的淮河南部地区,其境内的山越对孙吴政权威胁最大,活动在孙吴统治中心秣陵(今江苏南京)附近的皖南山越,则直接威胁到孙吴政权的存亡。

孙权继位后第一步便是“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立郡县以镇山越”。孙吴从开国至亡国,始终如此。

史书记载孙吴参与对皖南山越镇抚将领有大都督周瑜和丹阳太守孙瑜,建安十一年(206),讨麻、保二屯山越,“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周瑜传》)。昭武将军、石城侯韩当“从征刘勋,破黄祖,还讨鄱阳,领乐安长,山越畏服。”丹杨都尉黄盖“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宛陵县令吕范“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会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出牧为监军使者,讨平之。数讨山贼,诸深恶剧地,所击皆破。”偏将军董袭“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袭与凌统、步骘、蒋钦各别分讨。袭所向辄破,虎等望见旌旗,便散走,旬日尽平,拜威越校尉”。奋威校尉全琮“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因开募召,得精兵万馀人,出屯牛渚,稍迁偏将军。”芜湖侯徐盛“ 讨临城南阿山贼有功,徙中郎将,督校兵”。

嘉兴侯朱诸、毗陵侯朱治等40多名将领,其中,最出名的三位将领分别是:贺齐、陆逊和诸葛恪。增设的郡县仅在丹阳郡境内,分南部置新安郡;分宛陵县南部增设宁国、怀安二县;析陵阳县和石城县地境增设临城县;分歙县增设始新、新定、犁阳、鸺阳等4县。

贺齐 (?—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镇抚抗山越最经典战例是建安十三年(208)淋沥山之战。

淋沥山,又名林历山,以洞有寒泉滴沥不绝,得名。位于黟县城南十里,山高五百四十多米,周围近十里,三面壁立,北麓山路危仄,有石登可登,沿山右行,连金竹山,青岭山,为黟县第一名山,自古为山越人居住地。

东汉末年,皖南黝县、歙县境内的山越为历史上最强盛时期。黝县县境包括今黟县、祁门县、石台县和黄山区的一部分地区,故城遗址在故址位今黟县城东2.5公里原龙江乡古城村。歙县县境包括今浙江淳安、遂安和歙县、休宁、绩溪、黄山市屯溪、徽州区及黄山区汤口镇以及江西婺源一部分,故城遗址位于今歙县徽城镇。黟县山越头领陈仆、祖山率两万户屯居淋沥山及相连的青岭山和山下的仆城里等地;歙县山越头领金奇率万户屯居安勤山,毛甘率万户屯居乌聊山,互为援军,时刻威胁江东孙吴政权。

建安十三年(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趁曹操主力在荆州之机,亲率大军围攻曹操在江淮地区的军事重地——合肥。歙县和黟县的山越乘机发动骚乱。

为稳定境内局势,便孙权派遣威武中郎将贺齐率部前往镇抚。贺齐兵到之处,歙县东部的武疆,叶乡,东阳,丰浦4个乡的山越民众,率先投降,贺齐上表孙权,以叶乡置始新县,即今浙江淳安县。

随后进入山越中心地域,屯兵于横江、率水与新安江汇合处,即今黄市屯溪区。“屯溪‘地名由来,意取,“屯兵于溪,故曰屯溪”。

派兵遣将攻打盘居在黝县淋沥山的山越头领陈仆、祖山所部。史载,陈仆、祖山两位山越头领凭险扼守,临高下石,贺齐官兵久攻不下,将士忧患,束手无策。贺齐亲察地形,组织敢死队,乘夜幕,从淋沥山北麓山崖,利用铁勾、绳索攀援而上,占据制点后,将绳索扎捆牢固,悬至山下,接应后续部队。山上山下同时发动攻击,一时间四面俱鸣鼓角,呼号雷动,火光冲天,减杀声惊天动地。

睡梦中惊醒的山越士兵,以为东吴大军攻破山寨,顿时阵营大乱,军心动摇,四处逃散,山寨很快被攻破。

此战,贺齐俘获山越士兵近万名;俘杀陈仆、祖山所部将士七千多名,陈尸遍地,刀箭狼藉,鲜血将山溪泉水染得通红。由于死人过多,又曝尸荒野,相传其骸骨入夜化为磷火。歙县的金奇、毛甘率部众降。贺齐大获全胜,平定了整个歙黟地区。

孙权诏令将歙县一析为五,在保留歙县建置的同时,于其东乡置始新县(今浙江淳安县)、南乡置新定县(今浙江遂安县)、西乡置犁阳(今屯溪)、鸺阳(不久改名休阳、今休宁)二县,将黝县改为黟县,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即后来的徽州,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任命贺齐为首任太守,加封偏将军。

陆逊(183-245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陆逊之前,孙吴解决山越问题的策略以镇压为主,结果是山越屡屡反叛。

建安二十二年(217),陆逊结合当时孙吴政权内外交困的危局,向吴主孙权提出了“强者为兵,赢者补户”,即从单纯镇压转为收编,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被孙权采纳,并任命其为右部督。

同年,山越头领费栈被曹魏策反,在在皖南一带煽动山区越族居民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

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山越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于是,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山越。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弱者编入户籍,种田纳赋,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一万余人。

嘉禾六年(237),陆逊采用同样的策略,招抚叛乱的山越民众,从中挑选精兵八千多人。

诸葛恪(203-253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孙权临终托孤大臣之首。孙权死后,曾长期执掌东吴军政大权。解决孙吴境内山越内乱问题成就最大之人。

吴嘉禾三年(234)秋,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镇抚皖南崇山峻岭(今池州山区)的山越内乱。

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攻心并用的策略,发放公文至所辖各县,令其各守疆界。随后调兵遣将,在险要的山川谷口修筑工事,将山越分割包围起来,坚守不出,不与山越交战。

谷物成熟季节,令士兵全部抢收,断绝山越新的粮食来源,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盘居在深山中的山越人因饥荒被迫出山归降。

诸葛恪为收买山越民心,下令不得对投降的山越人有所怀疑或拘禁他们。山越人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但仍心存异志,准备伺服机为乱。县长胡伉知他心思,并将他绑缚送到郡府。诸葛恪以胡伉违抗“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为由,将其处死。其余未投降的山越人见此,认为朝廷只想他们出降,并无加害的意图,于是不论老幼纷纷相继出山。

至嘉禾六年(237)冬,诸葛恪兵不血刃地令山越主动自愿投降,收服山越民众10万人,将其中身强力壮的4万人补充从军,其余的6万余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孙权为嘉奖诸葛恪平定山越的功绩,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候。

《吴主传》载:嘉禾三年秋八月,以诸葛恪为丹阳太守讨山越。六年冬十月,恪平山越,北屯庐江。

三国孙吴时期,山越民众虽无法确切统计,但从孙吴与山越历次作战记载来看,山越方的参战人数,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另外孙吴军讨山越获胜,将其归顺的编入孙吴军队的人数,少则数百,多则数万,由此推断,山越之总人口应有二十万之众。山越的力量虽然不足以跟孙吴政权抗衡,但孙吴政权也无法完全将其征服,两者之间镇抚与袭拢,从孙策、孙权兄弟在江东奠基起一直延续到西晋灭吴。

《十七史商榷》载:“山越历六朝至唐,为害未息。”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感谢您的中肯建议和理性评价!
游客昵称: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头条更多...
  • [汉晋六朝] 葡萄藤上的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的三段缘 日期:2017-09-17 19:13:43 点击:199 好评:2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之患,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和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压制匈奴。一个叫张骞的郎官报了名,最终被选...

  • [汉晋六朝] 汉军大破匈奴的历史证据《燕然山铭》被发现 日期:2017-09-14 09:33:06 点击:178 好评:0

    当我们在回忆汉武大帝指挥骁勇的“冠军侯”霍去病在戈壁沙漠、茫茫草原大杀四方之时,传说中的汉军大破匈奴最后一役的历史证据被找到了!东汉时期,汉朝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大破匈奴,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为大破匈奴所...

  • [汉晋六朝]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日期: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好评:2

    大汉与罗马,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呢?看看孙机怎么说。本篇演讲者孙机,同时也是服饰史方面的专家,他所著书籍如《中国古舆服论丛》等,汉服爱好者可参考之...

热点头条更多...
  • [汉晋六朝]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日期: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好评:2

    大汉与罗马,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呢?看看孙机怎么说。本篇演讲者孙机,同时也是服饰史方面的专家,他所著书籍如《中国古舆服论丛》等,汉服爱好者可参考之...

  • [汉晋六朝] 葡萄藤上的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的三段缘 日期:2017-09-17 19:13:43 点击:199 好评:2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之患,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和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压制匈奴。一个叫张骞的郎官报了名,最终被选...

  • [汉晋六朝] 汉军大破匈奴的历史证据《燕然山铭》被发现 日期:2017-09-14 09:33:06 点击:178 好评:0

    当我们在回忆汉武大帝指挥骁勇的“冠军侯”霍去病在戈壁沙漠、茫茫草原大杀四方之时,传说中的汉军大破匈奴最后一役的历史证据被找到了!东汉时期,汉朝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大破匈奴,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为大破匈奴所...

最新文章更多...
  • [汉晋六朝]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日期:2021-04-17 15:12:27 点击:358 好评:2

    东汉未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分天下,孙吴据江东,拥有汉王朝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扬州为孙吴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隶属扬州丹阳郡的皖南毗邻孙吴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皖南山高林密,水网密布,沟壑万千,绵延千里,自古为山越及...

  • [汉晋六朝] 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 日期:2017-03-14 11:55:03 点击:254 好评:0

    温馨提示:建议使用电脑查看本文档!...

  • [汉晋六朝] 曹操称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为何不杀他,反杀杨修? 日期:2018-02-16 19:13:49 点击:241 好评:0

    曹操的江山,最终被司马懿给夺过去了。而且曹操生前并不是没有看到司马懿的危险,他自己就说,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为什么却并没有杀他,反而杀了杨修呢?“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

  • [汉晋六朝] 冉天王闵《讨胡檄文》 日期:2018-06-27 10:53:26 点击:238 好评:10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

  • [汉晋六朝] 北京大兴城区原三合村发现北魏时期朝鲜人墓葬 日期:2018-05-23 15:32:19 点击:208 好评:0

    2015年,考古专家在北京大兴城区原三合庄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古代墓葬群,一共发现129座古墓,包括有辽代壁画墓、唐代县令墓、东魏、北魏胡化墓葬群。其中一座距今1400多年的北魏时期古墓格外引人注目...

热点文章更多...
  • [汉晋六朝]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日期:2021-04-17 15:12:27 点击:358 好评:2

    东汉未年,孙权、刘备和曹操三分天下,孙吴据江东,拥有汉王朝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扬州为孙吴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隶属扬州丹阳郡的皖南毗邻孙吴京畿重地秣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此时,皖南山高林密,水网密布,沟壑万千,绵延千里,自古为山越及...

  • [汉晋六朝] 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 日期:2017-03-14 11:55:03 点击:254 好评:0

    温馨提示:建议使用电脑查看本文档!...

  • [汉晋六朝] 曹操称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为何不杀他,反杀杨修? 日期:2018-02-16 19:13:49 点击:241 好评:0

    曹操的江山,最终被司马懿给夺过去了。而且曹操生前并不是没有看到司马懿的危险,他自己就说,司马懿“有雄豪志”,性格上有“狼顾之相”,但是,为什么却并没有杀他,反而杀了杨修呢?“有雄豪志”,就是说有大志向,不是一个...

  • [汉晋六朝] 冉天王闵《讨胡檄文》 日期:2018-06-27 10:53:26 点击:238 好评:10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

  • [汉晋六朝]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日期: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好评:2

    大汉与罗马,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呢?看看孙机怎么说。本篇演讲者孙机,同时也是服饰史方面的专家,他所著书籍如《中国古舆服论丛》等,汉服爱好者可参考之...

栏目列表
站长推荐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三国孙吴与皖南山越镇抚与反镇抚
发布:2021-04-17 15:12:27
点击:358  佳度:2
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
发布:2017-03-14 11:55:03
点击:254  佳度:0
曹操称司马懿有雄豪志,却为何不杀他,反杀杨修?
发布:2018-02-16 19:13:49
点击:241  佳度:0
冉天王闵《讨胡檄文》
发布:2018-06-27 10:53:26
点击:238  佳度:10
汉代与罗马:两种文明生产、生活方面优劣比较
发布:2017-06-09 16:15:25
点击:228  佳度:2
北京大兴城区原三合村发现北魏时期朝鲜人墓葬
发布:2018-05-23 15:32:19
点击:208  佳度:0
葡萄藤上的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的三段缘
发布:2017-09-17 19:13:43
点击:199  佳度:2
汉军大破匈奴的历史证据《燕然山铭》被发现
发布:2017-09-14 09:33:06
点击:178  佳度:0